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國中社會課程 將呈現國家實況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申慧媛╱台北報導〕為了落實教科書所學應符合國人常識的理念,台灣教育部昨天決定訂定「社會學習領域七至九年級基本內容」做為社會科教科書修訂的依據,內容中對於台灣主權與領土等國家認同、兩岸關係的實際演進等,都將按實際情況列入教科書中,若順利能在今年七月一日前公布,做為修訂國中社會科教科書的依據,最快在九十五學年實施。

台灣教育部國教司長吳財順說,不過如此一來,社會課程的份量可能會過多,考量七至九年級僅有三節的教學時數,可能不足以完成教學,所以教育部決定委託專家學者,針對社會科基本內容與跨領域課程,或是跨階段課程中,將重複的社會課程予以刪除,同時也會吸納參考各界意見進行檢討調整。

台灣教育部昨天由教育部長杜正勝親自主持召開「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審議委員會」,會中邀請來自全教會、教改團體、專家學者等各委員針對社會科綱「基本內容」加以討論,與會者均同意訂定「基本內容」,並進一步精簡內容。

至於過去被外界認為較有爭議的內容,包括七年級「人與時間:近代台灣的形成」中寫著「說明解嚴前的政治運動(含美麗島事件)、解嚴後的自由化與民主化」、「說明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與一九七一年退出聯合國後我國國際地位的演變與困境」;八年級「權力規則與人權:國家的組成」中寫著「說明當今社會上對國號與領土範圍的議論及其論據」等,以及現今社會確實存在的統獨爭議問題,都將開放各出版社可按社會的「真實情況」,呈現在教科書中。

換句話說,未來國中生所學習到的教科書內容,希望能盡量和學生真實的生活情境一致,避免學生再有認知混淆的困擾,或教師還必須透過補充教材說明的情況,未來都可以免除。

至於九年一貫課程「授課時數」的檢討部份,昨天雖然部份團體提議希望提高數學、社會及國文在七至九年級的授課時數,但礙於九年一貫七大領域時數「牽一髮而動全身」互相排擠,因此昨天教育部討論決定,短期內將僅取消各領域授課時數的「上限」,對於部份課程可能「時數不足」的問題,則留給各校彈性處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