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畜養深海魚 台灣追上美日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郭怡君╱台北報導〕習慣生活在水深兩百公尺以下的深海魚,人工畜養上仍有許多技術難題待克服,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和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歷經兩年的努力嘗試,聯手成功畜養深海魚高達十六種,不但追上美日等先進國家畜養成功的種數,其中更有十二種都是全球首次畜養成功的深海魚。

中研院博士後研究員葉信民指出,深海魚慣於生存在高壓、低溫環境,被捕捉後,常在一出水面就脹破死亡,不然就是在運送過程中死亡,以美國對深海魚畜養經驗,只有百分之一至五深海魚人工飼養存活超過三天,因此目前定義能畜養超過三天就算成功。

在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代主任邵廣昭的領導下,葉信民和海科館助理研究員施彤煒、陳麗淑等人合作,兩年來在龜山島水深兩百至六百公尺海域,採集到六、七十種深海魚進行人工畜養實驗,存活超過三天的共有十六種,活超過三個月的高達七種,比對國外發表過的畜養紀錄,台灣有十二種都是世界首見畜養成功的品種。

葉信民指出,全球首次畜養成功又活超過三個月的,計有日本五棘鯛、沈氏副盲鰻、深海鰩、囊頭、梭氏蜥鮫等五種,其中日本五棘鯛畜養已超過兩年,在人工畜養深海魚界中,算是相當罕見的長壽。研究團隊也發現日本五棘鯛是台灣畜養的深海魚中,最不挑嘴的品種,天然魚蝦或是人工飼料都能吃,自然活得久。

台灣能用兩年就追上美日花了十幾年才畜養成功的品種數量,葉信民認為,美日都是在較高緯度區、以無人潛艇或籠具抓深海魚,能抓到的品種較少,而台灣是利用底拖網採集,此法可同時採集數十種,且多是適應力較佳的底棲型魚類。

施彤煒指出,大眾對深海生物好奇心越來越高,深海生物活體展示是近年歐美日等國家海洋博物館積極爭取目標,深海蝦蟹等甲殼類適應力較強,人工畜養不難,深海魚難度則高許多,能展示多種深海魚的博物館,全球只有個位數,海科館希望未來能提供國人參觀台灣深海魚活體的機會,與中研院合作研究將大有助益。

專家說… 深海魚 全身是寶〔記者郭怡君╱台北報導〕地球的深海被視為「內太空」,受到高壓、低溫和探測危險度高的限制,科學界對深海生物的瞭解非常有限,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葉信民指出,深海生物為適應環境,體內具備不少與陸地和淺海生物不同的化學物質,擁有醫藥和生物技術應用的高度潛力,吸引先進國家積極投入研究。

葉信民舉例,近期美國科學家從深海的海綿提煉出多種天然化合物,其中某些成分證實具有抗癌功效,已申請到專利,另有報告指出,深海貝類的毒性物質,可能有提煉作為醫療麻醉劑的潛力。

台灣畜養多種深海魚的成功經驗,不但有助瞭解深海魚習性、進行活體教學展示,未來也可望往深海魚生理和生技等研究領域發展。

海科館助理研究員施彤煒表示,過去教科書和坊間書籍對深海魚的描述,很多是理論推測,海科館實際畜養後,發現很多跟以前想像截然不同。

例如過去認為深海沒有光,如果不具備鮟鱇魚的發光釣竿,就得靠嗅覺覓食,但觀察日本五棘鯛,大眼睛的視覺看來很好,見到食物一放進水裡就會咬,另一種有眼睛的「梭氏蜥鮫」卻像患有弱視,食物下沈到箱底一陣子後,慢慢游到食物旁繞圈圈,嗅半天才會進食。

專養盲鰻的海科館助理研究員陳麗淑描述,眼睛退化到剩下一塊斑的盲鰻,對光線非常敏感,平常動作緩慢、甚至兩個月才吃一次飯,但只要有人開燈,牠們立刻會陷入不安,一直跑去撞箱壁,甚至因此受傷。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