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學者觀點╱斷層旁水位異常 的確不妙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楊國棠╱嘉義報導〕昨天台南六甲鄉觀測水平發生水位劇烈變化,雖然證實是烏龍,但國立中正大學地震研究所學者黃蕙珠昨天表示,在學理上,沿著斷層附近發生的地下水位異常,有可能是地震前兆,但非直接關係。

中正大學地震所副教授黃蕙珠指出,地下水位異常所牽涉的層面很廣,例如超抽地下水,或是在連日下雨後,若再接連多日放晴,地下水位也會明顯下降。

黃蕙珠表示,監測發現地下水位異常的地下水井,係屬單點、集中或區域性分布,都會影響提供地震預警的準確度。因此,地下水位異常所監測的位置,若沿著斷層附近,有可能是地震前兆,但非直接關係。

她表示,地震學者研究發現,「九二一大地震」前兩個小時監測,車籠埔斷層地下水位即曾出現上升七公尺、下降十一公尺異常情形。

最近台灣規模較大的有感地震,震央出現在宜蘭南澳附近,西部地區顯得平靜,民眾應提高防震意識,但不必過於恐慌。

——————————————————————————–

〔自由時報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地下水位異常下降,有可能是地層活動產生向外的張力而導致,台南六甲觀測水井出現水位異常降低,氣象局以此作為判斷地震前兆,而作出善意告知,不過,觀察地下水水位變化只是氣象局判斷地震前兆的眾多依據之一,如「地震活動異常與否」、「地殼形變(包含電離層濃度變化等項目)」等都是判斷的依據。

氣象局副局長辛在勤指出,昨天的「善意提醒」絕非「地震預測」,因為就算上述各項前兆全都出現,依目前的科技,氣象局也不可能準確預告什麼時候發生及發生多大規模的地震,就像民國八十九年氣象局告知花蓮發生地震,也僅是告知可能發生地震,無法精確預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