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電視網路旅遊商品 糾紛頻傳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劉榮╱台北報導〕網路及電視購物日趨蓬勃,國內旅遊業者近年來也全力推廣電子商務通路,但因旅遊商品衍生的消費糾紛從去年初至今,累計就有一百五十三件,其中消費糾紛案件總數名列前茅者,更不乏國內知名旅行社。

台北市政府消保官黃鈺生表示,從過去受理消費者申訴網路及電視購物旅遊糾紛的案例中發現,其中大約有八成糾紛,多半都是促銷廣告行程與實際狀況不符或登載錯誤,導致消費糾紛。

黃鈺生說,在網路及電視購物頻道購買旅遊行程,民眾一旦沒看清楚網路標識的行程,很容易發生爭議,尤其在旅遊淡季,往往業者都會推出促銷或加值贈品,例如飯店的下午茶,或優惠的自費行程,但淡季促銷結束後,業者如果忘了更改合約內容,到了當地,消費者才發現產品內容與業者廣告有落差,向當地業者反映未果,最容易發生糾紛。

根據北市交通局統計,去年至今,共有七十六家旅行業者因旅遊商品衍生消費糾紛,累計一件以上的業者就有廿二家,其中,燦星旅行社、易遊網(eztravel )以十七件及十四件分列一、二名,誠信旅行社(ezfly )及雄獅旅行社則同樣以九件並列第三名,靠電視購物推銷的森輝旅行社(東森得易購 )則以七件排第五名,前五名累計就有五十六件,佔了所有糾紛案件的三成七。

台北市副議長李新昨天發出書面質詢指出,電視購物頻道及網路購物,已成為民眾選購旅遊商品的全新通路,相較於傳統旅行社價格雖然較便宜,但也因為過於仰賴廣告內容,缺乏行前介紹等溝通流程,致使消費糾紛層出不窮,這些糾紛中,又以入住飯店、餐飲、交通工具等服務內容產生的認知差距最為常見。

李新表示,這類糾紛持續發生,市府交通局雖然身為法定的地方主管機關,但礙於處罰權限劃歸中央交通部觀光局,交通局也只能被動依循消費糾紛協調模式,配合消保官解決,欠缺事前預防及宣導,相關業務僅剩辦理業者異動登記等事項。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