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惠譽:合併 銀行競爭力關鍵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麗珠╱台北報導〕惠譽信評昨日發佈「合併是台灣銀行維持競爭力的關鍵」報告,直言台灣銀行規模太小、缺乏可靠的內部資料,以進行巴塞爾Ⅱ的風險評估,並抨擊主管機關容許銀行採5年內攤提壞帳處分損失,只是一種避免銀行倒閉的「輕鬆做法」,質疑監理機關嚴格執行資本適足率的誠意。

惠譽信評昨日舉辦「2005年全球銀行業會議」,惠譽亞洲銀行及金融機構評等副總經理李信佳表示,台灣前5大銀行均為官股色彩的銀行,2004年前5大銀行的存款總市占率達39.1%,但前5大民營銀行存款總市占率僅17.4%,民營銀行若能提高市占率,銀行業的整體獲利將得以提升,關鍵就在於公營行庫是否能成功民營化。

李信佳指出,由於銀行業的合併速度緩慢,台灣政府想要推動公營行庫民營化或整併,仰賴政府是否願意在公營行庫的購併價格上讓步,以及妥善處理工會對於合併的態度。

針對銀行風險控管部分,惠譽亞洲銀行及金融機構評等主管馬大偉提醒銀行,新巴塞爾協議在2007年實施之後,任何監理寬容措施,都可能會對台灣的巴塞爾Ⅱ體制造成破壞,台灣大部分銀行不是規模太小,就是缺乏可靠的內部資料,可提供進行巴塞爾Ⅱ規定的內部風險評估。

至於台灣主管機關的監理,馬大偉直言,部分銀行的營運概況不如外界預期般理想,實質資本適足率較台灣官方公佈的資料還要差,部分銀行的財務狀況,已差到無法處理其逾期放款,雖然這類監理寬容措施,是一種可以避免銀行倒閉的輕鬆做法,但其代價是,讓人質疑監理機關是否真有決心貫徹嚴格的資本適足率規定。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