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薛琦:台銀行數不算多 退場機制應明確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二十三日電)台灣的銀行家數逾80家,金融研訓院院長薛琦表示,他不認為這個數目太多,以每10萬人分行數為例,台灣2003年為27家,較歐洲多國低,發展空間還很雄厚,但更重要是,政府對金融業應制定合宜法令及明確退場機制。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今天邀請薛琦以「金融改革與振興經濟」為題進行演講。薛琦表示,金融呆帳上升會破壞金融市場分配資源功能,對於近年來政府持續推動金融改革,除了讚賞,也有期許;但他強調,要加快經濟復甦,只有深化金融改革。

為說明金融對經濟的重要性,薛琦說,「金融好,經濟不一定好;但金融不搞好,經濟一定不會好,且一國不良債權很高,經濟一定很爛。」

但有人說中國是反例,薛琦解釋,據他個人調查,中國不良債權中90%以上都是來自國企,扣除這形同政府借款部分,前述結論仍然成立。

台灣推動金融改革,銀行家數多寡是各界討論議題,對此,薛琦認為,據亞洲開發銀行 (AsiaDevelopment Bank)2004年統計指出,台灣廣義金融服務業 (含不動產及住宅服務)產值占GDP (國內生產毛額比例),由1985年12.3%大幅提升至2003年21%以上,顯示金融服務業在經濟發展中角色,愈來愈重要。

據相關統計,至今年4月止,台灣本國銀行約有47家、外國銀行在台分行為35家,合計82家。有人認為家數太多;但薛琦認為,若與歐美地區比較,2003年台灣金融機構每10萬人分行數計27家,僅高於英國24家及美國及荷蘭的23家,低於德國57家、義大利52家、法國42家,這樣數目並不算多。

再從台灣信用機構每服務10萬人的員工人數平均為551人,在主要國家中是居於末位,顯示台灣金融業務範圍發展潛力,仍相當雄厚,但台灣到底需要多少家銀行,他認為,這個數字應交給市場機制決定。

薛琦表示,金融自由化後,市場進出管道暢通非常重要,據統計,美國每2天就有一家銀行新增,每1.4天就有一家銀行退出,建議政府對金融機構整併,應採取寬鬆合宜法令,輔以分級管理與明確的退場機制,讓市場機能有效運作,形成大型銀行或大型金融控股公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