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大學學雜費調漲 陽明8%最高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以敬、申慧媛台北報導〕台教育部要求大學六月底前提報九十四學年學雜費,但截至昨日為止,七十七校中只有十二校提報,其中八校不漲,四校決定調漲三%至五%。

據指出,私立大學校院協會雖初步共識今年不漲學雜費,但仍有部分私校決定自行調漲,漲幅約三%至五%,公立大學則估計有一半學校不會調漲,台大昨日即決議不調漲;陽明大學則決定調漲五%至八%,漲幅為迄今各大學最高。除台灣大學昨天通過今年不調漲學費。

相對於各大學調漲引發爭議,今年佛光學院為吸引優秀學生,決定提供每位大一入學新生兩萬元獎學金,成為各大學中「不漲反降」的特殊案例,能否打破去年有學系「僅一名學生」的窘境,備受矚目。

儘管教育部要求的學雜費提報截止日期即將到期,但七十七校中僅有十二校正式提報,確定不漲的學校有東華大學、台北藝術大學、台南藝大、宜蘭大學、中國醫藥大學、稻江管理學院、華梵大學、明道管理學院等八校。調漲學校則有真理大學、大同大學、暨南大學、中華大學等四校,均漲五%。

此外,考慮調高三%至五%的學校有政治大學、中興大學、高雄大學、台灣科大、聖約翰科技學院、大葉大學、義守大學、台東大學、嘉義大學以及北台科技學院。

教育部高教司指出,各大學提報學雜費後,教育部將針對各校財務狀況及辦學狀況審議,最遲七月中旬、大學分發志願選填之前,會正式公布所有大學學雜費調整確切方案,就算有大學調漲,漲幅將不會超過十%。

針對今年漲幅最高達八%,陽明大學說明,主要是因應醫學院部分學系採取「小班精緻教學」,教學人力需要增加因此調漲相關學系學雜費,事先已向學生說明。

教育部表示,目前我國賦稅比率在全世界屬中下等,政府稅收較低,而公、私立大學學雜費佔國民平均所得比率約十五%及二十七%,比日本、韓國及美國等國都低,大學學雜費應都還算在合理範圍內。

為了讓家境貧困學生也念得起大學,教育部自九十四學年起,協調大學校院實施「共同助學措施」,凡是沒有領政府公費減免、且家庭年收入四十萬元以下的中低收入家庭子女,就讀公立大專院校一年補助七千元,就讀私校一年補助一萬四千元;家庭年收入在四十萬至六十萬元學生,就讀公立一年補助五千元,就讀私立一年補助一萬元。

——————————————————————————–

學生團體 揚言包圍教部

〔記者申慧媛╱台北報導〕台大、政大、東吳、輔仁等多所大學學生昨天進行大規模的串連,要求教育部於一週內宣布全面凍結學雜費調漲,學生團體並提出「三反五要」,反對學費自由化、教育私有化、國立學校公法人化,以及要凍結學雜費調漲、要保障教育經費、要私校公共化、要高教民主改革、要降低學校依賴學雜費收入的比例,否則學生團體揚言,將於七月五日發動學生抗議包圍教育部。

參與這項學生運動的大學生團體包括台灣大學的實踐筆記社、台大大學論壇社、政大種子社、政大研究生學會、台大城鄉所學生會、輔大黑水溝、東吳大研社等。

學生代表政大研究生林柏儀指出,大學學費調漲的背後,顯現的是教育部對高等教育的鬆手,不願再挹注經費,讓高等教育變成了學店,學生團體希望透過「三反五要」的訴求,要求教育部立即凍結調漲大學的學費,讓教育不再商品化。

林柏儀說,光靠學費是不可能辦出好的大學,政大今年決定調漲三%至五%,讓學雜費的收入佔該校經費的二十八%,相較於五年前學費收入只佔學校經費的十三%,儘管學費愈收愈高,卻無法保障教育品質,說明即使收取再多學雜費,也不能解決高等教育的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