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等了58年 二二八紀錄片誕生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鄭學庸╱台北報導〕緝私煙誤傷路人引發群眾激憤、嘉義水上機場事件、高雄二二八事件…;二二八事件發生五十八年後,第一支二二八事件紀錄片終於誕生,並以戲劇方式重現血淚歷史,這支由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公視合作拍攝、全長五十分鐘的歷史影片「傷痕二二八」,今晚七點半將正式在台北市二二八紀念館廣場首映,並將於6月7日(週二 )晚間十點由公視首播。

今年5月9日、母親節當天,「傷痕」劇組在高雄港第一碼頭拍攝台灣光復後群眾夾道歡迎國軍的畫面;二次大戰結束後,台灣人民引頸盼望國民軍隊接管台灣,但相較於日本軍的筆挺整齊,台灣人民見到的是軍紀渙散、隨地小便吐痰的中國軍隊。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表示,二二八事件雖已平反,但當初的苦難卻仍未完全得到洗滌,為此基金會與公視合作拍攝「傷痕二二八」,委請名導鄭文堂執行製作;全片從蒐集史料、尋訪事件當事人,到考古式重建歷史現場,這支全長只有五十分鐘的紀錄片製作過程耗時年餘;另外,有別於民間側重當事人訪談與歷史資料再現的拍攝方式,「傷」片不但根據歷史人物的性格、外貌精心選角,為了讓更多民眾了解悲情歷史,也改以戲劇方式呈現,成為二二八事件五十八年後第一支歷史影片。

「傷痕」劇組人員表示,本片對於歷史場景極為考據,以第一幕「回歸祖國」鏡頭為例,雖然歷史上的發生地原為基隆軍港,但由於國防部對於劇本中國軍的詮釋方式有所質疑,拒絕出借拍攝,因此只好改在高雄港取景。

鏡頭中,一包包陳舊的麻布袋放在古老的二輪手推車,穿戴布鞋古裝扮演民眾的臨時演員把現代的港都裝飾成五○年代的碼頭,當掛滿歡迎詞的紅布條懸掛上圍牆,穿著破舊軍服的「國軍」走進歡迎的行列,隊伍裡還穿插著幾位著日式服裝的台灣人民,同時呈現出台灣人眼中的國軍,以及國軍眼中的台灣人民。

包括台北藝術大學教授李道明、國史館館長張炎憲對本片都多所讚譽;張炎憲指出,「傷痕二二八」以當時人物的談話、作為烘托出時代的變局和感受;以歷史重建的手法,由演員、實景、實物等拍攝的方式,呈現歷史原來的景象;以受難者家屬的真情告白,反映當事人內心的悲痛,並以當時某些軍政要員、媒體的觀察,顯現問題癥結,在知性與感性的交會中刻畫出時代的悲涼。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