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學者:台灣流浪狗減少 動物福利政策有進步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八日電)多位學者專家今天在一場動物福利政策研討會中表示,台灣的流浪狗數目已經逐年減少,包括動物收容、照顧及醫療、人道安樂死等方面都有改善,顯示台灣地區的動物福利已經有所進步。

由行政院農委會畜牧處指導,嘉義大學獸醫學系、動物科學系等單位主辦的「九十四年台灣地區動物福利政策研討會 」,今天在嘉義大學蘭潭校區獸醫館舉行,包括台灣大學教授費昌勇、農委會動植物防檢局組長黃國青、農委會畜牧處科長許桂森等人與會。

主辦單位表示,保護動物的理念已經是世界潮流,世界動物衛生組織於去年二月在巴黎總部召開第一次世界動物福利研討會,確認了動物保護是世界性的重要議題;台灣地區根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的決議,也採取「動物福利 」的觀點來改善流浪動物的福利問題,強調人對動物應盡的本分。

農委會指出,台灣地區在多年來努力下,流浪狗數目已從民國八十八年的六十七萬隻,逐年減少為去年的十八萬隻,顯示台灣地區的動物福利政策已經有所進步,未來政府的動物保護政策也將持續進行,為提升動物的福利而努力。

主辦單位表示,近年來政府推動的動物福利政策包括:改善捕捉方式、提供妥適的收容處所、給予適當照顧及醫療、提供認領養機會、人道安樂死處理、加強動物保護稽查等工作,以減少流浪動物遭受飢餓、傷病、受虐等情形,並為流浪動物找適合的飼主,提升動物福利。

嘉義大學校長李明仁表示,一個國家的文明,從民眾對動物的愛心及保護就可以看得出來,他豢養一隻約克夏犬有近十年的時間,在與寵物相處的過程中,發現動物是很有靈性的,透過與寵物的相處,也可以培養自己的愛心與關懷。

李明仁指出,嘉義大學成立流浪動物收容中心,就是落實動物福利的展現,目前以收容校內流浪狗為主,並向農委會爭取設立動物疾病診斷中心,未來如獲准成立,不僅可提供教學、研究之用,更可嘉惠社區民眾的寵物,對畜牧業者也可提供協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