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電視台亂象 台氣象局擬開罰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繼上次對自稱耳鳴可預測地震的李振吉提出口頭警告後,台中央氣象局將矛頭指向電視台,預計近期內召開審議委員會,針對海棠侵台期間,電視台氣象主播與記者是否違反氣象法「媒體不得進行災害性預報」部分,討論是否作出懲處,並將建立一套即時監督機制,若電視台有違法時馬上提出口頭警告,甚至罰款,避免類似情況再發生。

官員坦承,電視台的颱風報導一直在測試氣象局底線,台氣象局再不表態,下次電視台恐怕「越來越誇張」,到時候再提出因應對策就來不及了。

台氣象法規定,氣象局須接到民眾檢舉之後,召開審議委員會,確定違反氣象法中「不得發布警報或災害性天氣預報」的事實,並提出口頭警告,若再犯則罰鍰廿萬至一百萬元新台幣;目前最大困擾在於氣象局未接獲檢舉,但是廣電基金會表示已側錄流於誇大的媒體報導。

每次颱風來襲,為了搶收視率,各電子媒體幾乎使盡招數,往往遊走在氣象法中不得作災害性天氣預報的邊緣,過度闡釋的結果,不僅提供民眾錯誤資訊,甚至讓民眾誤認「氣象局報錯」。

以這次海棠颱風來說,7月18日當天,海棠颱風在花蓮外海繞了一圈後才登陸,在台氣象局尚未發佈登陸時間與地點之前,國內電視台氣象主播已陸續說出颱風幾點在哪裡登陸,明顯違反氣象法中不得作災害預報的相關規定。

為了避免類似事件再次重演,台氣象局將在近期內召開審查委員會,邀請國內學者、律師、新聞局代表、氣象局代表,針對這次海棠颱風期間,電視台是否違反氣象法規定進行討論,並研擬未來的懲處程序。

台氣象局即將討論電視台報導海棠颱風是否違反氣象法,部分電視台氣象主播認為自己並未違法,氣象局該怎麼討論就怎麼討論,他們只能靜觀其變,而氣象主播也對氣象局「秋後算帳」方式不以為然,他們認為有問題應該當時就提出,事後再談要怎麼懲處很奇怪。

氣象將軍俞川心指出,他都是根據氣象局發佈資料進行推算,並沒有超越氣象局的發佈,就像海棠登陸的時間,氣象局發佈颱風中心距離花蓮只有三十公里,當時海棠時速十七公里向西北方移動,一般人都可以算出登陸時間與地點,怎麼能說觸犯氣象法?

台TVBS發言人葉毓君則指出,TVBS氣象團隊是全國唯一擁有正式執照的氣象團隊,公司相信他們的專業與拿捏的分寸。

轉降說成迫降 航空公司抓狂

〔記者劉力仁╱台北報導〕海棠颱風雖已遠離,但颱風期間電子媒體在航空新聞中,打出許多聳動誇大的標題,則讓航空公司受不了,最常見的是將班機因天候因素放棄預定降落機場,改降落其它機場的「轉降」形容為「迫降」,引起莫名恐慌。

台民航局則表示,目前民航法對電子媒體播報方式並無規範,只能多鼓勵媒體參加民航局舉辦的研習班,充實航空專業知識,不要錯報。

18日海棠颱風侵台當天,遠東航空一八八班次由馬公飛台北班機,因為松山機場天候不佳無法降落,改降高雄小港機場,這本是航空公司常見的處置方式,但電子媒體跑馬燈卻跑出「緊急迫降小港機場」字眼,畫面一出後,乘客家屬電話湧進遠航,製造莫名恐慌,經遠航抗議後,電子媒體才取下標題。

廿日氣候略微好轉,華信及立榮分別派出五十六人座的福克五十及DASH飛機前往墾丁機場疏運旅客,部分電子媒體播報時竟暗諷,華信及立榮「僅派出五十六人座」的小飛機。

後來航空公司立即向電視台抗議,墾丁機場限於機場設備及跑道設施,僅能降落小飛機,不是航空公司不派出大飛機,電視台才悻悻然修改說法。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