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蘇澳軍艦 中國漁工看光光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2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楊宜敏、江志雄╱蘇澳報導〕高雄左營軍港有門戶洞開的疑慮,宜蘭縣蘇澳海軍中正基地也有類似問題;中正基地軍港與漁港、商港共用同一個出入港口,航道出口前不到一千公尺遠處就是中國漁工岸置中心,從岸置中心就可以近距離觀察軍艦出入港的狀況。

蘇澳港同時擁有漁港、商港與軍港三大用途,南方澳屬於漁港,北方澳屬於軍港,兩者中間靠近跨港大橋處,水域較深處劃為商港,這三類港口使用同一個航道出口。

樓高四層、九十二年底啟用的中國漁工岸置中心位於南興延伸碼頭上,當年宜蘭縣政府選擇在此興建岸置中心,是認為該處只有一條聯外道路,研判管理上較方便。未深思其正好就在航道出口前,與北方澳的蘇澳海軍中正基地相對,距離約兩公里。岸置中心臨港興建,任何船隻出入港,包括軍艦在內,在岸置中心任何一個樓層的窗口,都可以一覽無遺。中心未做通訊管制,漁工可透過行動電話對外聯繫,若有對岸眼線混雜其中,海軍基地的動態,可能因此洩底。

蘇澳中正基地目前是我國反潛主力濟陽級艦隊的主要靠泊地,日前立法院長王金平率隊出海護漁,就是從這裡搭乘編號九三三號的鳳陽艦出海,而我國爭取多年的紀德級軍艦,第一批最快在今年底前就會返國,由於蘇澳軍港水深的條件,外界推測,這種我國戰力最強的海上主力艦,勢必會停靠在中正基地港區。

不過,軍方覺得不必太擔心岸置中心中國漁工會影響國安。軍方指出,蘇花公路以及蘇澳港區內的跨港大橋,都算是觀察軍港動靜的最佳制高點,若以為如此就可以蒐集到情報,國防機密早就洩露光了。

軍方強調,雖然大家都看得到軍艦進出港,但其中虛虛實實,不無欺敵戰術存在,有心人所蒐集的情報不一定正確。

蘇澳當地熟悉國防安全事務的人士也透露,包括國安局、國防部在內的國防安全權責單位,都派有反情報人員長期駐守在蘇澳港當地,對中國漁工可能有的偷拍蒐集情資等動作,應該都在掌握之中。

〔記者江志雄╱蘇澳報導〕坐落在蘇澳港北側的蘇澳中正海軍基地,群山環繞,高處往下望,軍事機密容易遭到窺探,站在蘇花公路鳥瞰,軍港全貌一覽無遺,如果使用高倍數相機,還可拍到停靠港區的軍艦,維護軍機的工作受到考驗。

與南方澳南北相對的北方澳,形勢險要,一百多年前,有海盜以此為基地,與清朝水師大戰,從古至今,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北方澳原是漁獲量頗豐的重要漁村,國民政府為了鞏固海疆,相中此處的深水漁港,成立軍用港口,五十八年推動「龍淵計畫」,居民在六十四年集體遷村,北方澳改設軍港後,從此成了消失的漁村。

北方澳變成軍港後,雖然門禁森嚴,若從高處鳥瞰,卻不設防,站在蘇花公路、南方澳跨港大橋、蘇澳區漁會及南方澳岸置中心頂樓等處,視線良好的大白天,用肉眼眺望,可以清楚看到港內的軍艦動態。

岸置中心短期不可能搬

〔記者江志雄╱蘇澳報導〕鄰近南方澳岸置中心的蘇澳中正海軍基地,軍艦進出港時,暴露在中國漁工視線範圍內,對台灣的軍事安全形成潛在威脅。

中國漁工輸台禁令尚未鬆綁,漁工來台,由兩岸仲介業者私下引進,現階段的申辦作業,僅審核身分證、相片等書面資料,對他們真正的背景,難以確實掌控。

近年來,來自中國內地的漁工人數激增,有些人先前從未看過大海,更沒有捕魚經驗,於是長期住在岸置中心「待業」,來台動機不免啟人疑竇。南方澳的中國漁工有二千多人,人數居全國各漁港之冠,受限於兩岸情勢,政府對漁工引進作業難以使力,又欠缺完善管理機制,脫逃的漁工形同幽靈人口,而且幾乎有去無回。

至於為何甘冒洩露軍事機密風險,選在南方澳南興延伸碼頭蓋岸置中心?承辦人員的說法是,南方澳腹地有限,此處才雀屏中選,為避免漁工刺探軍情,四層樓高的房舍北側,即面向蘇澳中正海軍基地的方位,都設計成沒有窗戶的封閉牆面,政府在該中心投資超過七千萬元,短期內不太可能搬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