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澳洲教授布里列頓出版新書 另類台灣遊記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謝震南台北二十八日電)想知道外國人如何看台灣人生活周遭的特殊視覺景觀嗎?一位來自澳洲雪梨科技大學建築背景的教授寇特(Kurt Brereto n),在剛出版問世的新書「Hyper Taiwan—超台灣」之中,提供了不同觀點和角度的視覺印象。

這本由文建會和典藏藝術家庭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專書,再一次呈現國內特殊的當代視覺文化。此次的觀點,由一位外國人在台灣居住一段時間後,透過身為藝術家、學者兼觀光客的敏銳觀察,在熱情與關切的心情下,為本地各界提供了大量奇特而有意義的台灣影像、圖說與評論短文。

寇特的「超臺灣」的確提出了一些台灣人自身可能難以觀察到的盲點。這本以中英文寫成的雙語書「超台灣」,突出台灣當代視覺文化的獨特性。

從一個「文化衝擊下的外國人」角度,寇特發現自己徘徊在台灣大都會的各樣街景中。雖然這些影像對台灣人而言應是相當熟悉的,但寇特透過藝術與文化的角度,用令人驚異的角度重新框架了台灣。

「雖然其他國家也騎機車,但是在台灣,大量的機車群使得機車已經超越平凡的交通工具,而成為一種特殊的象徵」。

澳洲雪梨媒體科技大學設計建築與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寇特‧布里列頓在他的新書「超台灣」當中,以身為藝術家的抽象思維,將台灣的機車族、檳榔攤等文化現象,轉化為具有特殊寓意的象徵。

過去六年,每年都會造訪台灣的寇特,不同於一般國際學者對台灣生活的不適應與過客心態,他對台灣有著精力充沛的探險精神與好奇心,堪稱是極少數可以很快貼近本地文化的外國學者。

從一九九七年擔任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客座教授開始,他便接觸台灣在地文化,隨時拍攝下所見所聞,累積下來已經成為了一個龐大的台灣影像資料庫。

在「超台灣」新書當中,他拼貼了大量的台灣影像,用令人驚異的角度建構出另一套觀看台灣的思想系統。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助理教授林宏璋認為,「『超台灣』就像『格列佛遊記』一樣,可以說是文學史上一本另類的遊記,一種另類的書寫,寇特幽默而獨具風格的文筆,更使得閱讀的過程得到許多驚喜」。

尤其獨特的是,「超台灣」是以雙語的方式寫成,寇特‧布里列頓刻意營造出一種讓讀者無法分辨是中翻英還是英翻中的文本,顛覆讀者對於不同語文書寫限制的認知。

寇特用「根莖之島」比喻臺灣人創造想法網絡和通訊基地的能力,他對台灣的另類文化觀察,可謂目前台灣文化主流中的奇聲異響,值得有心人一探究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