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123自由日 社團呼籲建設應納自由空間概念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鴻國台北二十三日電)今年「123自由日」少了政治性的紀念場景,卻多了社會福利的自由思維。財團法人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今天舉辦記者會,呼籲政府在各項硬體建設上,應跳脫過去無障礙空間的思維,而是整體考量硬體建設,為包括殘障、老弱婦孺等族群考量,納入自由空間的概念。

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下午在捷運東區地下街舉辦「台灣123新自由日」活動,基金會理事長唐峰正表示,他自幼肢體障礙,以至於從小就被限制了自由,但他認為有形與無形的障礙是可去除的,透過空間的預防設計,可讓所有人的內心綑綁脫出束縛。

他說,政府施政應跳脫過去以殘障人士設想的無障礙空間,而是包括老弱婦孺整體「自由空間」的概念思考,因為,只有空間設計不好,才會產生所謂的「弱勢」族群。

台北市議員厲耿桂芳說,過去123自由日是反共義士投奔自由,住進「自由之家」,如今則應突破過去政治上的歷史意義,賦予更新的追求精神自由的意涵。

前台北市副市長白秀雄也說,無障礙空間應是全面性的,包括老弱婦孺,人人都能自由自在的行動,在設施規劃上,不應該區分一般人及殘障者,希望未來能透過建築科系的教育,讓「自由空間」的概念融入日常各項硬體建設中,整體規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