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卑南雲豹王冠委賣 恐落外人手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賢義/台東報導〕擁有百年歷史、以五十三顆雲豹牙鑲製而成的馬智禮「卑南王」頭目冠,恐將流落國外!

擁有漢人血統的馬智禮,是卑南族近代最傑出的領袖,二十世紀初,卑南族和布農族為了獵場戰事不斷,馬智禮接掌頭目後,布農族和卑南族終於達成劃世紀的「和平」協議,這項簽署間接化解日本政府和布農族間的衝突。

馬智禮的外孫馬來盛說,布農族在近代史上是一支剽悍無比、連日本人都畏懼三分的民族,外祖父馬智禮憑藉著智慧和勇氣,和布農族化干戈為玉帛,加上他創下狩獵十三隻雲豹的紀錄,被卑南族八社推崇為「卑南族大頭目」。

卑南王的頭目冠是馬智禮在三十五歲時,委請魯凱族以五十三顆雲豹牙編製而成,冠頂上插裝老鷹羽毛;頭冠之所以彌足珍貴,不僅是台灣雲豹已絕種,更因為其背負的歷史意義。

一九四七年爆發二二八事件時,當時地方青年包圍縣長公館、車站等地,暴動一觸即發,五十七歲的馬智禮下令卑南族人不得輕舉妄動,且安排當時首任官派縣長謝真及兩百餘名政府官員,避居初鹿部落,並親赴警察局要求警方釋放被捕民眾,使台東未遭到重大波及。

事件過後,馬智禮更陪著時任國防部長的白崇禧全省奔波七次,化解國民政府軍與原住民間的猜忌。後來馬智禮分獲蔣介石與白崇禧接見,均佩戴此頂「雲豹頭目冠」及身著卑南族傳統服飾赴會。

晚年時,馬智禮婉拒國民政府提名參選第一屆台東民選縣長,選擇隱居初鹿過龍脈山區,將此頂象徵著族群融合的頭目冠傳承給外孫馬來盛。

忍痛割愛 盼冠留台灣

馬來盛近幾年來苦思設立「馬智禮和平基金會」,但經費短絀,最後他忍痛割售此頂「頭目冠」,且已與仲介業者完成委售簽約,議訂12月初成交。

由於並未增列限制買方對象條款,事後馬來盛由側面得知,有外國人願意出高價,且新買主可能轉售,心情猶如熱鍋上的螞蟻,他希望政府或國內企業界能夠伸出援手,讓這頂深具意義的頭目冠能留在台灣。

目前這頂頭目冠正在南投中興新村國立台灣文化館展出,館方特地投保六千萬元,創該館文物投保最高金額。

馬智禮曾列228八大寇

馬智禮本姓朱,西元一八九○年生,四歲時隨父親朱來盛從中國福建避難來台,輾轉到後山台東,後來被初鹿社(現在的初鹿 )卑南族人所收養,漢名改為「馬智禮」。

馬智禮雖然是漢人,但天資聰穎,很快融入卑南族生活,習得高超狩獵技巧,極獲部落長老賞識。二十五歲入贅初鹿社頭目家,二十八歲正式接掌初鹿社頭目。

馬智禮不僅帶領族人平安度過二二八事件,更在政府官員之間折衝,讓台東縣在二二八事件中未受到太大波及,事後更婉拒國民政府徵召競選首屆台東民選縣長,晚年隱居初鹿過龍脈山區。

不過根據二二八史料,一九四七年9月18日蔣經國給蔣介石主席的密電中,指高山族易受勾結生是非,其領導人就是總頭目馬智禮;另軍統局的報告,明確將馬智禮列入二二八事件八大寇之第五寇,罪名是擁槍自重。

(記者陳賢義 )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