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家庭愛可以擊垮憂鬱症基因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廖佩妮編譯報導)曾幾何時,憂鬱症已經成為工商社會的一大隱憂。在很多先進國家,憂鬱症已進入十大死因名單之列。 最近在生物精神醫學期刊(Biological Psychiatry)發表的一項研究,或許會給有憂鬱症家族病史的人帶來新的希望。

據BBC新聞報導,一份最新的研究顯示,有極少保護基因的人患憂鬱症的機率是有極多保護基因的人的兩倍。這項研究可以解釋,為什麼同樣經歷失業、離婚等人生重大轉折時,有些人會罹患憂鬱症,而有些人則能順利過關。

心理學多年研究顯示,憂鬱症(Depression)除了後天的環境因素,生理基因的遺傳也相當具影響力。血液中攜帶有5-羥色胺基因的人,通常是有憂鬱症家族病史的人,罹患憂鬱症的可能性的確較高,但這並不表示,沒有家族病史的人就不會罹患憂鬱症。憂鬱症已經成為工商社會的一大隱憂。在很多先進國家,憂鬱症都已進入十大死因名單之列!

然而,最近在生物精神醫學期刊(Biological Psychiatry)十月號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或許會給有憂鬱症家族病史的人帶來新的希望。這項研究指出,充滿愛與支持的家庭生活可以戰勝憂鬱症基因! 研究中,一些帶有憂鬱症基因的人,在家庭的愛與關懷下,罹患憂鬱症的機率大大降低。這項研究又將多年來爭論不休的「先天」(Nature)與「後天」(Nurture)的辯論搬到檯面上。

多年「先天論」與「後天論」各有各的支持者,先天論主張,先天的基因決定一切,而後天論則認為,後天的教養才是塑造人的主因。先天論的極端派認為,人一旦出生,基因就宣判了人的一輩子。後天論極端派則有一段名言:「給我任何一個孩子,讓我養到七歲,我就可以把他變成我想塑造的人!」不過,愈來愈多專家學者 採取「折衷」的理論,也就是先天論與後天論在塑造人方面各有其一席之地,兩者都很重要。

這項新研究的作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系的雪莉泰勒博士在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表示,她的團隊發現,儘管有憂鬱症基因的人的確比沒有的人較易罹患憂鬱 症,但只有那些在家庭充滿衝突、敵意與冷漠的基因攜帶人中,憂鬱症的症狀才會顯現出來。泰勒博士表示,5-羥色胺的基因對環境因素相當的敏感。

這項研究的另一個重要發現是,那些罹患憂鬱症的人都沒有受過性侵害和暴力虐待,也就是說,這些攜帶有憂鬱症基因的人,只要家庭中有「中等」的衝突、敵意和冷漠,憂鬱症就有可能爆發。

但是,泰勒博士強調,只要家庭建基在愛、包容、關懷與支持上,憂鬱症就很少有浮出表面的機會!
@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