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家庭爱可以击垮忧郁症基因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廖佩妮编译报导)曾几何时,忧郁症已经成为工商社会的一大隐忧。在很多先进国家,忧郁症已进入十大死因名单之列。 最近在生物精神医学期刊(Biological Psychiatry)发表的一项研究,或许会给有忧郁症家族病史的人带来新的希望。

据BBC新闻报导,一份最新的研究显示,有极少保护基因的人患忧郁症的概率是有极多保护基因的人的两倍。这项研究可以解释,为什么同样经历失业、离婚等人生重大转折时,有些人会罹患忧郁症,而有些人则能顺利过关。

心理学多年研究显示,忧郁症(Depression)除了后天的环境因素,生理基因的遗传也相当具影响力。血液中携带有5-羟色胺基因的人,通常是有忧郁症家族病史的人,罹患忧郁症的可能性的确较高,但这并不表示,没有家族病史的人就不会罹患忧郁症。忧郁症已经成为工商社会的一大隐忧。在很多先进国家,忧郁症都已进入十大死因名单之列!

然而,最近在生物精神医学期刊(Biological Psychiatry)十月号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或许会给有忧郁症家族病史的人带来新的希望。这项研究指出,充满爱与支持的家庭生活可以战胜忧郁症基因! 研究中,一些带有忧郁症基因的人,在家庭的爱与关怀下,罹患忧郁症的概率大大降低。这项研究又将多年来争论不休的“先天”(Nature)与“后天”(Nurture)的辩论搬到台面上。

多年“先天论”与“后天论”各有各的支持者,先天论主张,先天的基因决定一切,而后天论则认为,后天的教养才是塑造人的主因。先天论的极端派认为,人一旦出生,基因就宣判了人的一辈子。后天论极端派则有一段名言:“给我任何一个孩子,让我养到七岁,我就可以把他变成我想塑造的人!”不过,愈来愈多专家学者 采取“折衷”的理论,也就是先天论与后天论在塑造人方面各有其一席之地,两者都很重要。

这项新研究的作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系的雪莉泰勒博士在接受路透社访问时表示,她的团队发现,尽管有忧郁症基因的人的确比没有的人较易罹患忧郁 症,但只有那些在家庭充满冲突、敌意与冷漠的基因携带人中,忧郁症的症状才会显现出来。泰勒博士表示,5-羟色胺的基因对环境因素相当的敏感。

这项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那些罹患忧郁症的人都没有受过性侵害和暴力虐待,也就是说,这些携带有忧郁症基因的人,只要家庭中有“中等”的冲突、敌意和冷漠,忧郁症就有可能爆发。

但是,泰勒博士强调,只要家庭建基在爱、包容、关怀与支持上,忧郁症就很少有浮出表面的机会!
@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