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杜正勝:檢討台商子女教育政策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1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謝文華、黃以敬/台北報導〕東莞台商子女學校教科書遭禁,還有更多台商子弟在當地就讀接受中國教育,教育部長杜正勝指示,將全面檢討台商子女學校輔助政策,確保台商子女學習權益。

更令人擔憂的是,中國不斷搶招台灣學生,中國官方不僅計畫提供加分優待吸引台灣中小學生在中國升學,更宣稱提供獎學金吸引台生報考中國高校。

杜正勝強調,近年教育改革較著重在「認識台灣」,讓教育可更貼近台灣本土,減少大中國傳統的過度陰影,未來面對兩岸關係的複雜變化,應協助下一代台灣子弟,無論在台灣或中國旅居,可以進一步「更正確地認識中國」,了解中國在政治、歷史,甚或經濟的問題及真正樣貌。

教育部大陸小組執秘林淑真指出,對於中國政府要求「修改」的部份,向來秉持「寧刪勿增」作法,避免史實遭扭曲或台灣地位被矮化。「教科書」雖被禁,但「嘴」長在老師身上,教育部會要求台商學校老師多補充缺乏的內容。

繼廣東東莞、江蘇華東兩所台商子女學校後,教育部近期已核准第三所上海台商子女學校設立,預計可容納一千五百名學生,明年2月將先招收幼稚園、國小學童,且不排除協助更多台商學校在中國開辦。

擴辦認識台灣營隊

此外,今年從中國大陸閩廈地區回到金門就學的台商子女人數已突破百人,馬祖也開始加入招生行列。教育部將與陸委會、海基會研商,擴大辦理更多台商子女營隊活動,讓更多台商子女回來家鄉認識台灣。

李筱峰:須建立台灣主體意識

〔記者謝文華、許敏溶/台北報導〕台灣史學者李筱峰直言,中國禁用台灣史教科書,教育部恐怕很難有作為,因為在野中,「與中國同一國」的藍營立委佔多數。他認為,根本解決之道在於台灣人民必須清楚建立主體意識。

曾發表「台灣與大陸小學社會教科書國家認同教育模式之分析比較」論文的屏東縣四維國小老師余剛式建議,雖然台灣無法改變中國教科書內容,但是政府至少可以透過考試,讓想返台升學的台商子弟,加強台灣歷史、地理、民主等考試,「以考試引導念書內容」方式,達到左右在中國念書的台灣學生想法。

李筱峰說,台灣並不能干預「另一國」的教科書要怎麼編,從整體社會價值來看,若台灣缺乏主體意識、人民不懂得珍惜所擁有的自由、民主、人權,台商真要把子女送到極權國家接受教育,被獨裁統治者洗腦,那也是沒辦法的事。

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所長許雪姬則樂觀地說,「現在的資訊這麼發達、網路普及,並不擔心史實被遮蓋,總有一天,當孩子看多了、聽多了,就會知道『真相』是什麼,也會有自己對歷史的見解和判斷,不用太擔心啦!」「你看,我們不也是從國民黨建構出的思想教育成長起來的嗎?」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