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拋開過往 九九峰生態藝術園區重新出發

文建會率國美館扛重擔啟動 地方藝術家歡喜之餘盼生根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志達/草屯報導)拋開九二一地震禿頂傷痕,放下國家藝術村計畫擱置陰霾,位於南投縣草屯鎮的著名景點九九峰終於有了嶄新風貌。12日下午在文建會率領之下,管理單位國立台灣美術館結合「中部文化圈」相關管所資源,在定位為生態藝術與人文結合的九九峰園區辦理宣示啟用活動後,重新出發。翹首盼望多年的地方藝術創作者對園區終於能破冰啟動感到由衷歡喜,並盼望園區經營能真正落地生根。

命名為「藝之森-九九峰生態藝術園區」的啟動儀式,12日下午在水沙漣文化藝術團原住民舞蹈表演中熱鬧開場。傍晚時分由文建會主委邱坤良帶領國美館館長薛保瑕、工藝研究所所長林正儀等「中部文化圈」相關館所長,會同南投縣長李朝卿等人合力以火炬接力方式共同點燃營火宣示園區正式啟動。在開闊涼爽的戶外圓形廣場中並播放由6位影像藝術家進駐園區24小時所做的影像創作記錄片,讓所有與會者透過影像拋開過去記憶與認識,重新建構一個全新的九九峰印象。

來自政大廣告學系的影像藝術家游本寬教授,以外來遊客如何開始認識九九峰的人文觀點切入進行紀錄,從外來旅客看到九九峰第一眼的中潭公路南埔路段開始,進行更大範圍的一個九九峰印象之旅。

游本寬記錄了進入園區過程中沿途經過的住宅建築、廟宇、檳榔攤、震後重建的全新校園等視覺印象,建構出一個打破行政分區、管理權責單位的九九峰印象主軸,從參觀者的角度出發,觀點特殊卻涵蓋全面,是相關單位未來如何整合資源的一個很好的觀察主軸。

在九二一地震中被剝殼成了光禿禿山頭的草屯鎮九九峰畫面,曾經是許多台灣民眾心頭深刻的震撼印象。然而,歷時十餘年的國家藝術村計畫在地震後被擱置,更是南投縣另一個不遜於九二一的震撼衝擊。雖然歷經多年,許多糾葛仍舊晦黯難解,12日文建會對九九峰園區的重新定位再出發,可謂是一道劃破黑暗的曙光,給了地方嶄新的希望。

協辦單位台灣藝術大道促進協會理事長曾明男表示,當一週前知道此次園區啟動活動之後,他立刻邀集九九峰文化社成員,集合四年來現地觀察九九峰所創作出的各項詩、文、書、畫、音樂等多樣的作品,在活動現場進行第四屆聯展,協助民眾認識多元的九九峰風貌。他連續多次表示:「園區能啟動就好,能啟動就好!」

歷經園區開發過程無數周折衝擊、深諳箇中難度苦楚何在的現任南投縣長李朝卿與文化局長陳振盛均表示,可媲美桂林山水的九九峰園區能重新啟動就是令人驚喜的好的開始,縣政府正積極推廣將文化藝術融入觀光景點的理念,未來將與園區所在的坪林社區及草屯鎮公所合作將該理念落實到社區居民生活之中,將社區與園區結合成一個更大的藝術人文園區,園區才能真正生根、可長可久。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