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南縣「戲」夢人生 戲院只剩一家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邵心杰/新營報導〕自五○年代起,南縣戲園數量激增,露天戲院也如同雨後春筍般冒出,成了庶民娛樂的最佳去處,直至八○年不敵電視及錄影視聽軟硬體充斥,熄燈歇業,據調查,全縣七十多間戲院,現只剩麻豆戲院一家。

有感戲院的凋零,分別任教於山上、佳里國小的王朝賜及陳桂蘭,甫從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畢業,即共同展開田野調查。

經實地走訪三十一鄉鎮、七十多間戲院,連同露天戲院則有一百多間,記錄台南縣戲院的歷史。

王朝賜說,每當與老一輩回憶起戲院點滴,提到宮本武藏揮舞武士刀的英姿煥發,或歌仔戲小旦許秀哖的嬌羞柔媚,甚至文夏唱作俱佳的斯文俊俏,彷彿這老人返老還春,臉上洋溢年輕時看戲的幸福模樣,打開話匣子,久久不能自已。

陳桂蘭解釋,早先,台灣僅有演出歌仔戲的娛樂場所,直至日本人引進電影之後,逐漸衍生出「戲院」的模式,戲院又稱戲園,提供娛樂戲劇表演、揮灑的空間。

無論是歌仔戲、布袋戲、皮猴戲等傳統戲劇,或是東洋、西洋、台語、軍教愛國電影,乃至於新劇與歌舞團,在當年總讓戲院比肩接踵、人聲鼎沸。

同時,帶動地方繁榮發展,所以戲院通常與市集廟會比鄰,位在住民匯聚的精華地段,而且礦區、軍營或糖廠等人口集中處,戲院更是不可或缺。

當電視普及與錄影視軟硬體充斥,影響電影數量銳減,戲團戲班也慘澹經營,讓戲院生存出現危機,因此,境內大部分於八○年代熄燈歇業,無奈地結束營運,走入歷史。

據調查,時至今日,台南縣唯一仍繼續營業的戲院─麻豆戲院,仍上演首輪的西洋電影。

反觀各鄉鎮的戲院,儘管部分保留完整的建築結構,如麻豆電姬館、後壁金紫戲院、東山東原戲院、楠西華洲戲院等,已然孤寂矗立,只能從外貌遙想當年盛況的光景。

南方影展 下月二、3日登場

〔記者邵心杰/新營報導〕二○○六南方影展,12月二、3日在新民國小音樂館登場,計將播映得獎及觀摩影片八場次,尤其2日當晚將在南瀛綠都心青少年廣場舉辦星空映演,放映老少皆宜的法國動畫「男孩變成熊」。

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媒體中心指出,南方影展已邁入第六屆,當年有感於南部全無藝術影片的放映機會,資深女導演黃玉珊教授於2001年在高雄市創辦了南方影展。

過去五年來,南方影展發掘了「無米樂」、「翻滾吧!男孩」、「二十五歲、國小二年級」等知名紀錄片,逐漸受到台灣觀眾及各界的注意。

同時,規劃國際影片觀摩、華語影片觀摩、華語影片競賽、電影講座等影展內容,成了南台灣年度最盛大的電影盛事。

今年的南方獎得獎影片名單預計11月26日出爐,屆時,得獎影片及觀摩片12月二、3日將在新民國小音樂館播映,共計八場次。

觀摩片則有台灣劇情片「插天山之歌」、美國運動紀錄片「罰球線上」、法國動畫「男孩變成熊」、美國劇情片「上帝的私生子」、日本紀錄片「起司與蟲」。

同時,2日晚上七時,將在南瀛綠都心青少年廣場舉辦星空映演,開放民眾進場,將播映適合闔家觀賞的「男孩變成熊」。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