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烏來高砂義勇隊慰靈紀念碑遷建落成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旭昇台北縣八日電)一九四二年日本在太平洋戰爭失利時,日本殖民者組織台灣原住民投入南太平洋新幾內亞等島嶼參與軍事或非軍事行動,並掩護十六萬日軍主力撤退。紀念戰死在南太平洋原住民英靈的「高砂義勇隊慰靈紀念碑」,今天在台北縣烏來瀑布公園竣工啟用,相關的台日人員與遺族都出席。

這一個慰靈碑原來是十四年前由遺族自力興建於烏來,三年前因為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造成山胞觀光股份有限公司破產,當年無償提供的土地,被迫遭新業主要求撤除紀念碑歸還土地。

台北縣烏來鄉高砂義勇隊紀念協會理事長簡福源表示,當年有六千到一萬名台灣原住民青年,分九批進入嚴酷的熱帶叢林。

起初,他們被日本人稱為「高砂挺身報國隊」,接受短暫軍事訓練後投入巴丹半島戰,及開鑿道路、運送物資、協助建造機場,打叢林戰等游擊工作,通常不授軍階,沒有正式軍人身分,因此在正式戰史中付之闕如,但後來因表現優異改稱「高砂義勇隊」。

今天遷移到烏來瀑布公園的紀念碑,上面有一個原住民征戰的銅像,面對著南太平洋,以紀念當初參加的太平洋戰爭。銅像下面有前總統李登輝所題的字「靈安故鄉」,四周還布置著中華民國國旗,以及寫著「台灣總督海軍大將長古川清所題字的隊旗。

李登輝今天也參加落成竣工典禮,他表示,對於在海外犧牲生命遭遺棄的台灣人,可以魂歸故土,對遺族與忠靈都值得安慰。

台灣原住民被迫參與驚天動地的國際戰爭,數千名原住民菁英喪生在南太平洋燠熱的島嶼。在原住民的信仰中,流落在異鄉的靈魂,不把他帶回安頓一家人的心就會不安寧,也不利於族人的未來。

除了紀念碑之外,附近還有一座寫著日文說明的台北陸軍病院(台大醫院前身)的「鎮魂之碑」,以及日人伊庭野政夫的銅像。已故前台灣高砂聯誼會會長周麗梅完成建碑心願,但卻負債新台幣三百萬,日本北海道的民間團體「台灣出身原日本軍人軍屬報恩期成會」前會長伊庭野政夫(已故)得知消息後,即四處奔走,募捐一千萬日圓,為她解決困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