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非洲鼓 徐治平開低走高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蕭夙眉/大里報導〕前台灣省立交響樂團首席打擊周有宏站上荷蘭「巴哈」音樂廳,打出震撼人心、鼕鼕的非洲鼓聲,台下聽眾事後訝異,原來這座擁有罕見低音的非洲鼓,竟然是出自台灣製鼓師傅徐治平。

今年47歲的徐治平,在親戚、左鄰右舍眼中,他是雜貨店老闆,17年前,從未學過音樂的他,因愛上非洲鼓打擊時散發的歡樂氣氛,一頭栽入非洲鼓的研究與製作。

當年,在證券行上班的徐治平月收入動輒十萬元,但他為製作非洲鼓,1個1萬元的非洲鼓,他1個接著1個買來研究,逐一拆解後再組合,從五音不全直到高低音分明,徐治平這股傻勁,寫下台灣製作非洲鼓的新紀元,成為台灣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能製作非洲鼓的師傅。

製出非洲沒有的低音鼓

徐治平說,從沒想過他是台灣第1人,當年,從櫸木、花梨木、牛樟等開始試做鼓身,失敗次數數不盡,最後找到樟木,也改良鼓身的直徑,居然做出連非洲鼓產地非洲都無法製作的低音。

走過17年,徐治平的媽媽從責怪轉為支持兒子,擅長編織的70多歲徐媽媽,如今是調整非洲鼓高低音的調音繩編織者,母子攜手,1年製作3、40個非洲鼓,樂在其中 。

徐治平本著興趣,讓台灣樂界的打擊樂手,從向國外進口非洲鼓,迄今使用徐治平的非洲鼓,且這款台灣製造的非洲鼓隨著樂團至世界演奏,打響知名度,不曾雕刻的樟木鼓身,象徵台灣樸質精神;無意間發覺這位鼓師傅的縣議員何欣純就說,將建議縣府,重視台灣非洲鼓製作技術傳承。

不務正業17年 雙手繭不後悔

記者蕭夙眉/專訪

台灣唯一非洲鼓製作者的雜貨店老闆徐治平說,當年30歲,家有長輩、妻小要扶養,不過,他本著現在不做,以後就會後悔的想法,一頭栽入研究非洲鼓的製作技巧,回頭想想,他還是鼓勵年輕人有夢想就要追逐。

皮膚黝黑、長相打扮充滿現代感的徐治平,默默製作非洲鼓17個年頭,他說,求學時學電機,畢業後在證券行工作,從沒學過音樂的他,卻自己從書本、不斷拆解國外進口的非洲鼓,從中摸索製鼓技術。

徐治平表示,當年動輒花費1萬元買鼓,被媽媽罵慘了,說他不務正業等,但他認為發展興趣很重要,偷偷學習研究製鼓,為挖空鼓身、拉鼓皮,雙手都長繭,還是樂在其中。

徐治平還改良鼓身的直徑,鼓因此能打出比一般非洲鼓更低的音階,甚至將鼓融入生活中,製作直徑2.5公分的迷你非洲鼓,透過樂團於世界各地演奏,發給樂迷,讓外國人知道製作非洲鼓不是非洲人的「專利」。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