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孩子被誘拐

游乾桂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銷聲匿跡了好一段時間的兒童被誘拐事件,最近似乎又有死灰復燃的跡象,一樁又一樁被撕票的事件,由北部快速的延伸到南部。

  我不由自主的心驚,擔心自己的孩子,有一天也成了歹徒的目標!

  跟朋友聊天時,發現幾乎每個人都心慌慌,但卻拿不定主意,不知有什麼方式,可以讓孩子免於被誘拐的危險?

* * *
★觀念交流道

  其實我也一樣擔心不已。

  說來奇怪,「擔心」的後遺症,竟會是「強力的嚇阻」孩子,告訴他們目前社會是不安寧的、陌生人相當可怕、不按時回家就會被歹徒抓去「變賣」。漸漸的,孩子對周遭的每個人都心懷恐懼。

  一味地恐嚇孩子,並無法減少誘拐事件的發生。

  教導孩子認識潛在的危險情況,或許比較有效。比方說,鄰家的伯伯、阿姨、熟悉的老師跟他聊天說話是正常的事,但是在超級市場中,有人主動跟他搭訕,或許就不太正常了。問路的大人並不全然是壞人,但只要據實告訴他即可,不必帶他尋找,或搭上他的車子。

  雨天或寒冷的冬天,如果有陌生人主動說要載他一程,也應該教孩子學會大聲的說「不」。倘若有人告訴他父母病了,要他趕快回去,應該教孩子懂得辨別真假。譬如,先打電話回家確定情況,或打電話給「119」,請求警方護送才回去。

  孩子多半喜歡別人施以小惠,常有人主動送他玩具、糖果,或故事書時,應該教孩子學會「拒絕」。

  這些方式,其實多半是口說無憑的,最好你能有機會跟他演練一番,由你扮演歹徒,使出各式各樣的拐騙伎倆,讓孩子實際做反應,一有不懂或反應不佳的情況,馬上加以修正。

  可以與孩子設計一套暗號,不懂得這些暗號的人,一律予以杜絕。

摘自: 游乾桂著作《別讓童心去流浪》一書@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治療那些成長在缺乏關愛的家庭環境的兒童時,有可能會遇到龐大的障礙......
  • 對父母或教育者來說,最嚴重的兒童教育錯誤,就是對走上錯誤道路的兒童預言悲慘的結局。這類愚蠢的預言會助長兒童的怯懦,讓情況無限惡化。我們應該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鼓勵兒童。
  • 我們必須從「激發這類兒童的勇氣,並讓他們相信自己的長處與能力」來進行治療。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 學齡兒童往往喜歡獨立,但他們仍然需要你的愛、關注和認可。在成長和探索的過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導。這些限制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並為開始上學後的新規則、慣例和責任做好準備。
  • 我們已經知道,兒童都會努力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努力追求導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可以獲得心理健康與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調。
  • 我們知道,不勞而獲的成功多麼容易轉瞬即逝,因此訓練兒童滿懷企圖心沒有什麼好處;更重要的是訓練他具備勇氣、堅忍和自信,這樣他才能體認到失敗時永不氣餒,而且應該視「失敗為需要被解決的新問題」。
  • 我們一直在推廣學前教育課程。誠如近日《紐約時報》一篇文章指出,學前班遠遠供過於求,還提到「幼兒教育提倡者說,如果家長知道學前教育的好處,可能會有更多的家庭報名參加。」然而這些所謂的好處往往難以實現。從各種學術研究得知,上學前班的孩子在以後的人生中可能遭遇困難,在行為和學業上落後於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同儕,而且在學涯後期被留級的可能性增加。
  • 孩子會在學習過程中的某個階段,對學習本能的熱愛常常會消失。許多孩子逐漸開始厭惡甚至害怕上學和學習新事物。 以下是一些簡單的策略,家長或老師可用來培養孩子保持對學習的熱愛。
  • 漫無目的的育兒,是一件非常慌亂的事。有了孩子後的每一天,我們都要面對許多抉擇:替孩子準備什麼食物?找什麼學校?玩什麼運動?如果父母心無定性,總是猶豫不決或朝令夕改,家庭就會陷入各種混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