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存折

憓陵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老师!我们今天的功课只有智慧存折。”!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智慧存折这个词,第一个感觉就是能想出这个名词的人真是一位有智慧的人。

小朋友的作业其实就是以前的心得写作,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读完后,想一想故事为什么有这样的结局?将思考后的感想纪录下来,就是现在的“智慧存折”了。看起来好像非常简单,实际上经过我们的思考,一个观念可能影响我们的一生。

有时家庭聚会,听姊妹们谈家中的点点滴滴,其中难免对公婆有些微词和看法,毕竟环境不同、性格不同、加上生长环境不同,所产生的事情感受度也不同了!但是往往我们会先考虑到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想法。

娘家妈妈曾经就这件事讲了一个故事:‘小玉是从台北嫁到乡下的媳妇,因为上班平时很少做家事。第一次端午节前夕,婆婆要求她包粽子,为讨好婆婆,小玉一大早就去买材料,又由于手笨,七手八脚花了一天,才将一串粽子包好,放到锅里煮。

小玉刚想坐下就听婆婆打电话给小姑:“阿霞!你回来拿粽子吧!你大嫂包好了,你来拿回去吧!”小玉听完不由得气从中来 ,脑子一片漆黑,无法思考 。她越想越气,难过得掉下了眼泪,心想:“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才包好一串,怎么就叫小姑拿回家,我辛苦了一天算什么?小姑轻轻松松就拿走!”

正心里过不去,娘家妈来了电话:“小玉啊!端午节你别包粽子了,我让你大嫂多包一串,你回来顺道拿吧!”这时小玉终于破替涕为笑!原来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这是妈妈的智慧,其实故事中的人物正是她自己,她将自己的经验累积起来放到她的“智慧存折”,要用到的时候才提领出来。

坐在街口的“欧吉桑”、“欧巴桑”和他们谈谈天,会发现他们其实也累积为数可观的“智慧存折”,一成不变的生活加上他们脑中的思考:田里繁重的工作,水管钻些洞接上大水桶就是一个便利的洒水器;晒棉被时,直接在竹竿上折三折,拿下来在身上折三折,轻轻松松一件被子收纳完毕,完全不费吹灰之力!这些都是他们用时间所累积的智慧呀!

我常常告诉我的学生:学习不是只学课堂上的知识,聪明的学生要会懂得挖宝,老师就像一座宝山,你们要学会如何让老师将他们的宝石一件件拿出来与你们分享,经过脑中的思考,就变成你们的智慧了!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在学习的领域里,做一个拥有“智慧存折”的大富翁吧!@*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细语人生》主持人宇欣在台湾一所公立学校采访了郁青老师。郁青老师在其班级里采用的品德教育方式效果明显,受到学生、家长、学校其他老师的赞许。
  • 国际狮子会300-D2区扎根品德教育于校园,捐赠《小乾坤》与《悠游字在》两套动画教材挹注高屏两地国小,及推动国中读报教育,并办理图文创作、书法比赛、读报及影片制作等四项艺文竞赛,15日于屏东农业生物科技园区举办成果展暨颁奖典礼。
  • 有的人总是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或是拥有的什么技能知识生怕别人学去。其实如果懂得放下和分享,往往就会发现在教授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有所收获......
  • 屏东县竹田国中在高雄中北扶轮社赞助下,开展读报教育。不仅提升偏乡学子阅读能力、开拓国际视野,去年国中会考,竹田国中更是创下佳绩,全校毕业生62%考取屏东中学及屏东女中,录取率全县第一。3月21日,竹田国中举办成果分享及读报教育比赛颁奖。
  • 入学筒
    依据流传几百年的传统,德国小学一年级学生在上学的第一天都要携带一个色彩缤纷的纸制圆锥体到学校,看起来像是个特大号的甜筒。究竟这个圆锥体里面有何玄机?这项传统又是从何而来呢?
  • 小臻满4岁后,到附近的幼儿园就读,可是才去了两个星期,每天早上起床就一直哭闹,不肯去上学......
  • 读报教育对内化学生的气质,有加成的效果,竹田国中赖芳兰老师表示,“我们学校孩子的气质很优质,这次看了学生的读报心得作品,发现孩子心灵层面的成长提升很大,真的让我很感动。”
  • 对于那种总是欺负他人又屡教不改的学生该如何教育呢?我相信这是所有的老师最头痛、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 即便过了二十几年,桐林国小的孩子们,依然清楚知道这场地震是如何重创了故乡。姜韵梅说:“我希望孩子们都记得,那场大地震是毁灭、但也是重生。”走进重新整修的图书室“童话森林”,当年黄建兴特意将图书馆规划为独立空间,就是希望能提升使用率。如今崭新的图书室,顺应原始设计,在挑高的墙面上装置了一棵桐花树,这棵树没有顶,仿佛象征着书中的知识应该延伸至外头的自然世界。墙上的钟,时间停留在凌晨一点四十七分,那是九二一大地震发生的时间。
  • 龙华国小虽然位于都市里,却保有珍贵的生态环境。中庭刻意以土丘造型模拟自然环境,搭配小桥流水生态池,不但是孩子们下课时间嬉戏的场合,也吸引了鸟、松鼠等小动物穿梭其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