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紓解小兒便秘 從飲食做起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4月24日訊】自由時報 文/錢建文

小兒腹痛是兒科門診最常遇到的問題之一。臨床發現,小朋友肚子痛最常見的原因就是便秘,其他還包括胃痛與心理上的因素。

便秘的腹痛有時只是一陣子悶悶的痛,但也有可能引起急性腹痛,急性期甚至會痛到在地上打滾,或是晚上從睡夢中醒過來哭。此外,便秘會使得小朋友食慾變差、營養不良與抵抗力降低,因此是不能輕忽的問題。

要如何確定是不是便秘呢?其實大多數便秘的小朋友仍會每天上大號,甚至一天好幾次,但都排不乾淨,大便一粒一粒的像羊咩咩的大便,上完廁所之後,仍舊有便意。

所以家長應該要觀察小朋友的大便形狀,而不能用有沒有上廁所來判斷。

此外,也要問清楚,便秘的痛是一陣一陣在肚臍周圍的痛,醫師也會利用聽診器聽腸蠕動音有無增加,來判別腹痛原因。

此類小朋友過去多有長期腹痛,會挑食,且幾乎都不吃青菜,可能會有口臭,而且在發燒時,腸胃蠕動增加後,會特別痛。

不過,可能很少人知道便秘會造成泌尿系統的兩個問題,頻尿是最常見的原因之一。他們常跑廁所,但每次都只有一點點小便,尿尿時,不會痛,驗尿檢查也正常,理學檢查可以發現腸蠕動明顯增加。

通常開立軟便藥治療便秘後,頻尿的情況就會慢慢改善。

另外膀胱增加收縮,也會造成便秘的小朋友容易引起反覆尿道感染,所以當便秘治療好之後,就可以連帶解決這個問題。

治療方面,若便秘已造成急性腹痛就需要灌腸,將最硬的末端大便排出,以免惡性循環。若無急性腹痛,則可試著用軟便藥物,或其他促進腸胃蠕動的藥物治療。但是不可能一輩子都靠軟便藥排便,長久之計還是要靠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來避免便秘。

避免便秘有四大的原則:多吃纖維、多喝水、多運動、養成定時排便習慣。

排便最好的時間是在早餐後,因為人體有正常的胃腸反射,服用早餐之後就會有便意。若早上沒時間,就要早一點起床,或是把排便習慣改在晚餐後。

提醒家長要注意的事:
●一歲以上幼童就不能以牛奶為主食,牛奶沒有纖維質,極易造成便秘。

●若兒童已經養成偏食的壞習慣,就要進行行為矯正治療,嚴格執行蔬菜的攝取。

●少用零食或糖果來籠絡小孩,不要選擇含有色素香料或高油、高鹽的垃圾食物,這些食物不但會減少正餐的攝取,造成營養不良或便秘,也會造成兒童皮膚過敏或鼻子過敏。

(本文作者為彰化縣鹿港鎮鹿基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