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松林瘟疫再拉警報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林毅璋、陳璟民/綜合報導〕過去二十年來持續危害松樹的松材線蟲,最近勢力有重新壯大的趨勢。學者證實陽明山國家公園內有一百株松樹得到了松材線蟲萎凋病,感染面積達二十公頃。

遭松材線蟲侵害的病株會很快枯死,三個月左右徹底死亡,林業試驗所傅春旭博士形容:「這就是松樹的絕症,得到此病的松樹,遲早會死。」台北市北投區林泉里長張聿文焦急地說:「大砲岩、丹鳳山等市轄林地也有疫情,政府若不設法防治,青山綠林恐怕不保。」

松材線蟲自一九八四年跟著媒介蟲松斑天牛的蛹,隨著日本木材進口後,迄今全台受害的林地已超過六千公頃,佔全國松林地的百分之五點五左右,換算森林面積,約佔全台森林面積的千分之三,砍除面積則有四千五百多公頃。上一波大流行時,黑松、濕地松及外來造林樹種琉球松都受害,經防治、剷除才稍微控制住。

不過,松材線蟲至今無法根除。傅春旭說,這兩、三年來,不斷接到各地民眾與機關的通報,指出松樹林有大量變黃枯萎的現象,像是桃園龍潭空特部的琉球松與濕地松、南投的五葉松以及苗栗的馬尾松,連馬祖地區都淪陷。

林務局造林生產組謝省三科長表示,陽明山國家公園硫磺谷、龍鳳谷附近松樹集體死亡的病株,樹齡均在十年內,推測是十年前松材線蟲萎凋病第一波大流行時所遺留下松子長成。

林務局說,會砍伐與銷毀罹病松樹,另選樹種復舊造林。基於經費過高及效果有限,不會防治未罹病的松樹。

陽管處認為不影響生態

張聿文抱怨說,約五年前就有疫情,卻未見有關單位處理,如今疫情有擴大趨勢,危及森林林相與動植物生態,秀麗山景隨之走樣,令人痛心,希望政府立即採取必要措施挽救。

陽管處副處長詹德樞認為,此次感染的多為外來種的琉球松,依據物競天擇的自然原則,松樹死亡後自然會有闊葉林等樹種自行繁衍,加上此次罹病的松樹是零散分布,對國家公園內的生態不會有影響。

防治松材線蟲 病株剝皮砍燒

〔記者楊雅民、林毅璋/綜合報導〕松材線蟲入侵台灣,台灣動植物防疫檢疫發展協會理事長楊平世形容是台灣松林的大瘟疫,不僅琉球松和黑松等外來品種松樹都死光了,就連台灣原生的二葉松也已被感染,岌岌可危。

長年在山野裡翻滾的荒野保護協會理事林智謀補充說,大台北地區的松樹都死得差不多了。三年前他到苗栗火焰山附近登山,還可零星的看到一些本土種的馬尾松,去年再跑一趟火焰山,已經沒有看到半棵台灣原生馬尾松的蹤影。

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胡弘道表示,罹病的病株要立即砍下,並用藥蒸燻或燒毀,以防生長在病株天牛的蛹孵化,二十年前就是沒有將砍伐下來的病株處理完全,因此造成蔓延。

台大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研究所教授曾顯雄說,病株的樹皮應剝下,讓藏於其間的天牛蛹沒有屏障,可以避免病株持續感染。

林試所傅春旭博士指出,目前國內對於尚未染病的松樹,多採取「保松青」的藥劑,直接對於樹幹做點滴注射,或是將「福賽絕」藥劑注入土壤,讓松樹自然吸收。但保松青藥劑十分昂貴,單株都要千元以上,甚至高達萬元,在經費上的確有相當大的壓力。

傅春旭建議參考日本的經驗,在松斑天牛有效活動的兩公里範圍內,砍除松樹,建立類似「防火巷」的效果。

台灣動植物防疫檢疫發展協會理事長楊平世說,政府應調查在這一波劫難中,是否出現抗病品種?如果有,應趕緊保存,進行復育,化危機為轉機。

林智謀也說,政府應動員專家學者研究松材線蟲不適合生存的環境,將台灣珍貴的原生松樹種原或抗病種原送到「免疫」的地帶復育。

他們都指出,台灣森林分屬不同機關管轄,始終無法全面性推動松材線蟲防治工作,這一點一定要改進。

松樹哀歌 官員麻木不仁

記者林毅璋/特稿

松樹如果能說話,當會抱怨自己生錯地方,也會深嘆人們的麻木不仁。

台灣學界對於松材線蟲的討論很多,實際去執行防治的卻很少。二十年前官員及部分學者就認為,感染松材線蟲的都是外來種的日本黑松與琉球松,不會影響到台灣本土的松樹品種,多半抱持「物競天擇」的觀念,認為外來種的松樹死光後,再來進行「抗病選種」的工作就好了。

殊不知松材線蟲也遵守著「物競天擇」的原則,為了生存,不斷自我進化,以微生物幾天就繁衍下一代的速度,豈是松樹需要幾年慢慢繁衍的速度可追上?因此,現在連台灣本土的二葉松、馬尾松與五葉松等也都難逃松材線蟲的肆虐。

花蓮縣農業局每年只有一百餘萬元的經費在作松材線蟲防治的工作,卻有效率的全面追蹤全縣六百餘棵松樹,並持續對兩百多棵進行藥劑注射,他們只是單純的認為,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

相對於花蓮的積極,部分學界與政府官員依舊對於松材線蟲的病蟲害抱持著聽天由命態度,對於罹病松樹砍歸砍,但要進一步長期注射藥劑預防卻免談。

百年來飽受松材線蟲困擾的日本,即使耗費大量經費及人力物力進行防治,全國還是超過二十五%的松樹面積遭受蟲害而毀損,台灣消極態度若能中止松材線蟲萎凋病擴散,擔保松材線蟲不會進一步的變異或演化,必定是奇蹟了。

二十年前因為錯判情勢而失去控制松材線蟲蔓延的機會,這一次,請官員們不要再自以為是。

松材線蟲以松斑天牛為媒介

松材線蟲與人體內的蟯蟲是同屬,只是身體小了許多,透過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得清楚。

松材線蟲(圖右,曾顯雄提供 )存活於松樹枝幹的松脂、維管束與形成層等處,每年五至7月,松斑天牛(圖左,曾顯雄提供 )羽化,自枯死的松樹飛出,身體沾粘著的松材線蟲隨之散播。

飛出的松斑天牛於松樹枝條上取食,此時松材線蟲自天牛的氣管、氣室、氣門、氣孔中,移到腹部體節處,脫離天牛體表,再由天牛取食松樹時造成的傷口,侵入松樹枝條之組織內,約三小時後即可進入松脂導管中,兩天後蛻皮變成蟲,約六至二十天後成熟、繁殖。

隨著感染嚴重,松樹松脂管上皮細胞、薄壁細胞、形成管、韌皮部細胞開始變色、擠壓變形、死亡,松脂分泌量減少,呼吸率上升,蒸散率降低,導管阻塞,水分輸送受阻,最後導致松針紅棕色化萎凋死亡。(整理:記者林毅璋 )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