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響應節酒 魯凱族頭目破酒瓶宣誓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為鼓勵部落捨棄不良酒國文化,台東魯凱族達魯瑪克部落頭目昨天帶領族人宣誓節酒,象徵性打破酒瓶,掛上節酒令牌,頭目古明德在打破酒瓶的那刻脫口說出「很痛苦」,但為健康著想,要響應喝酒三不運動。

新三不運動 確保健康

喝酒新三不運動是不拚酒、不勸酒、不酗酒,而且要多喝水,少喝酒。

由台東縣衛生局與馬偕醫院共同策劃的節酒誓約昨天上午在卑南鄉東興社區舉辦,50多位魯凱族人及零星漢族居民共同舉手宣誓,鄉長張清忠、代表會主席吳信義及縣議員江堅壽等人也響應節酒。

節酒令牌 要你少喝酒

鄉長及代表會主席兩位非原住民政治人物坦言過去很怕進入東興社區,因位原住民太熱情了,一來就免不了喝酒,一大早就可以看到三五成群在路邊飲酒,但有了節酒令牌,今後可以少喝酒了。

頭目古明德帶領大家拿著小鐵鎚敲破酒瓶,但他自己卻最後才動手,還忍不住說很痛苦。酒瓶敲碎之後,大家改喝水,但有人還是習慣性拿起水瓶就喊「乾杯」,還有人搞笑地說要敲破水瓶。

主辦單位說,原住民很多健康問題來自於過量飲酒,節酒運動並非要大家完全不喝酒,只要適量少喝就行了。

嗜酒族人 不敢參加節酒宣誓

〔記者黃明堂/特稿〕達魯瑪克部落頭目古明德參加節酒,一句「很痛苦」雖是為博君一笑,但也說中了不少族人的處境。雖然只是節酒而非戒酒,但嗜酒的族人根本不敢參加節酒宣誓,擔心一宣誓就不能喝酒。

研究顯示,原住民受基因的影響,對酒精的耐受度高,不容易喝醉,飲酒量相對增加,但死亡率也比漢人高2.9%、平均壽命則少10歲,罹患肝病比例、意外死亡率及失業率均高於非原住民,雖然原住民不喜歡被外界冠上酗酒形象,但原住民的喝酒盛行率是漢人的6倍,青少年喝酒的盛行率也達到30%。

台東衛生局及馬偕醫院在策劃這項活動時,就考量到要原住民一下子就遠離酒精是強人所難,因此刻意選擇節酒而非戒酒,並以幾乎人人有大獎的摸彩吸引民眾參加,由於當地族人多數信仰耶穌,還特別請來牧師見證,希望能發揮宣誓效果,此舉反而嚇跑了不少酗酒者。

部落的雜貨店過去擺得最多的就是紅標米酒,近幾年米酒價格大漲,堆得最高的變成相對低價的啤酒,族人就戲稱這是最有效的節酒方式,酒喝得一樣多,酒精吸收量卻大幅減少。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