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兩婦感染海洋弧菌 引發敗血症陷入昏迷

人氣: 2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趙宏進台中縣十七日電)一名有肝硬化的老婦在大安鄉海邊撿拾貝類遭貝殼刺傷、一名需洗腎的婦人腳上有小傷口在市場踩到魚的污水,沒想到兩天後,兩人小腿上都出現發黑、腫脹、化膿潰爛、陷入昏迷等現象,診斷證實是因感染海洋弧菌引發敗血症。

光田綜合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吳文宏表示,其中一位患有肝硬化病症的七十歲婦人,到院時神智已恍惚;另一位需洗腎的婦人,到院時昏迷指數只有三分,需使用呼吸器的危急狀態。幸經醫師立即手術,高壓氧治療與植皮後復原,幸運遠離鬼門關。

海洋弧菌常見於熱帶與亞熱帶的海洋地區,所需的溫度約攝氏二十度左右,因此,每年夏季八月至十月為好發時期。

海洋弧菌主要傳染途徑有二,一是生食,如食用了生蠔、生魚片等遭海洋弧菌感染的海鮮;二是經由傷口直接感染,如遭漁具、魚蝦、貝殼等刺傷,或是本身已有傷口又接觸遭污染的海水,導致海洋弧菌趁機而入。

一般而言,免疫能力差、慢性肝炎、肝硬化、糖尿病、腎衰竭等患者與常吃類固醇等病人,都是易感染海洋弧菌的危險群。

吳文宏指出,須特別注意的是,海洋弧菌發病快速,致死率高達百分之五十以上,一旦由傷口入侵,患者在十二小時內,皮膚就會有紅腫與起水泡等現象。

他說,細菌會破壞肌肉組織進而導致壞死性筋膜炎,此時必須立即將潰爛部份挖除,嚴重的還需截肢,甚至稍有延遲細菌還會侵入血液中引發敗血症導致死亡。

遭貝殼刺傷的婦人,是肝硬化患者,遭漁市場污水感染的婦人,是洗腎患者,兩人都是免疫力低、易遭海洋弧菌感染的高危險群。

因此,她們在短短四十八小時內,兩人腿上已出現發黑腫脹、起水泡與潰爛等現象,甚至引發敗血症陷入昏迷狀態,立即施行清創治療,再進行三週的高壓氧治療。

最後,再經過植皮手術與兩週的休養,前後共五週,兩位患者都已康復出院。吳文宏說,患者得以痊癒且無須截肢的重要關鍵,就是在黃金時間內送至醫院及時手術與後續的高壓氧治療。

吳文宏提醒喜歡到海邊戲水或撿拾貝類或石頭的民眾,穿上防滑的鞋子與戴手套保護,若不小心遭刺傷,發現傷口在幾小時內有發炎或腫大等現象時,必須及時就醫,此外則建議少吃生冷食物,尤其免疫能力較弱的民眾更應將食物煮熟後再食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