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北美土撥鼠 台灣B肝研究的幕後英雄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2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郭怡君/專題報導

善挖地道、讓美國農夫傷透腦筋的北美土撥鼠,卻是台灣B型肝炎研究的幕後英雄!

北美土撥鼠感染B肝病毒的病程跟人類很像,台大肝炎研究中心8年來從美國引進近百隻土撥鼠,希望藉此研發治療慢性B型肝炎及肝癌的藥物。

台大從沒養過土撥鼠,特別派員到美國學習。因土撥鼠怕熱、會冬眠,動物房空調須維持在16至18度,光照週期配合北美季節,還得用不鏽鋼籠,對付土撥鼠的牙尖爪利。

「但土撥鼠實在很皮,鋼製門栓和從籠外銜接至籠內的餵食管,都曾被牠破壞過!」台大負責土撥鼠的獸醫技士林琇玲指出,要抓土撥鼠須戴兩層手套且只能穿戴一半,指端得保留以防被咬傷,不適合當寵物,對於部分店家出售土撥鼠,她很不以為然。

林琇玲說,土撥鼠喜歡躲往洞穴,只要拿像信箱的開放式小籠接近,牠就會自動跳進來。因打麻醉須從背部壓住,聰明的土撥鼠會拚命用躺著或與人對站來隱藏背部,幾番折騰才能制伏。

更令人頭痛的是土撥鼠會冬眠,每年僅4月到10月能做實驗,「10月後土撥鼠會越來越胖,動作變得比慢動作還要慢,血清也會變得渾濁很難麻醉。」林琇玲指出,11月到1月得讓牠們好好睡覺,2、3月繁殖期也不能干擾。

因B肝帶原土撥鼠太熱門,台大從美國引進首批後連續2年都買不到,只好自己想辦法,和台北動物園合作,台大肝炎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吳慧琳說,他們將沒帶原土撥鼠以較接近野外的環境飼養,等生下寶寶離乳後,部分再送回台大感染病毒成帶原者。 吳慧琳指出,進口實驗室繁殖的帶原土撥鼠一隻要價2000美元,比沒帶原的貴3倍,建立動物模式需要數量相當大,最好還是靠本土繁殖。

台大已完成土撥鼠B肝病毒的基因定序,選殖出2、30個與免疫系統有關的基因,離研發出治療藥物的目標,還有很遠的距離。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