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原物料需求大 商品市場漸成投資組合選項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憬屏台北十日電)新興市場崛起,原物料、能源需求增加,帶動商品市場投資風潮,專家指出,過去這幾年來,一般金融商品投資困難,商品市場隨新興國家快速成長而表現不俗,逐漸成為股匯債市投資之外,列入投資組合的重要選項之一。

商品投資熱潮已經延續三、四年,投資人之所以把焦點轉移到商品市場,台灣中央信託局商品交易科襄理楊天立指出,主要是因為新興國家崛起,帶動原物料的需求,包括工業用金屬、貴金屬、能源等,加上這幾年來,利率偏低,股市震盪,一般金融商品投資不容易,因此投資商品市場逐漸成為投資組合的一部分。

商品市場包括能源、金屬、農產品等原物料市場,這幾年來,不同的商品價格飆漲各有因素,像能源,因地緣政治不穩定,供需不平衡下,油價飆漲;工業用金屬來自中國等新興國家崛起,經濟快速成長,需求大增;農產品可以作為替代能源,也因全球氣候劇烈變化,部分農產品飆高,例如糖、玉米等。

農產品作為替代能源,台灣行政院目前就在研究在休耕農田種植番薯,產製酒精汽油,替代部分汽油使用。

台北富邦金融服務處協理郭慧嫺觀察,商品市場已經連續七年表現優於股票市場,雖然已經大漲一波,未來不至大幅下跌,主要是因能源、原物料供不應求,現在要開發新能源相當困難,除非找出大量替代,才能解決需求問題。

除了能源之外,礦產開發困難度高,郭慧嫻指出,中國和印度快速發展,提升當地民眾對民生物資和飾金的需求。過去十年來,被開發的大型礦藏大幅下跌,礦場的產量逐漸減少,品質也下滑,由於開發新礦藏的成本較高,困難度也高,金屬價格未來還有成長的空間。

有關投資商品市場的方式有很多,包括直接投資現貨、投資期貨、投資指數型基金(ETF)、關聯性高的基金或股票以及商品期貨連動債等。

由於現貨倉儲成本高,流動性不佳,期貨的財務槓桿又高,風險太大,ETF只有金、銀有這類商品,因此一般投資人多投資基金、連動債等商品。

郭慧嫻指出,一般投資人要參與商品市場,除了共同基金及債券外,也可直接投資黃金,或是紐幣、澳幣、英鎊等與原物料相關的貨幣。

中國、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國家工業化的需求,可支撐原物料中長線的多頭走勢,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短期來說,商品價格飆高,有部分原因是來自國際熱錢炒作、地緣政治緊張關係及季節性等因素,如果只投資單一商品期貨市場或是產業型基金,風險相對較高,不妨進行區域型的佈局。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舉例,拉丁美洲、新興東歐是豐富的原物料資產蘊藏地,俄羅斯盛產石油與天然氣,巴西盛產鐵礦砂、鋼鐵、咖啡、大豆,墨西哥有原油與銅礦,這些國家的股市都有受惠。

不過,各種商品市場儲存成不同,價格波動性不同,商品市場大漲一波後,價格震盪也大,楊天立建議,最好以投資組合方式投資商品市場,以分散風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