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奈米光觸媒產品 安全惹疑

人氣: 7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郭怡君、王珮華/台北報導〕成大化工系教授陳志勇指出,光觸媒產品的原理是用紫外光觸發,產生自由基殺菌,但過量自由基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由於光觸媒產品並未進行詳盡的健康影響評估,他呼籲主管機關應制訂安全標準管理。

使用時避免太靠近

陳志勇昨日在國科會報告奈米研究成果時表示,許多人吃維他命就是要對抗自由基造成的傷害,但目前坊間有不少標榜「奈米光觸媒」的產品,例如燈管、電風扇、空氣清淨機等,都是運用自由基原理殺菌,消費者使用時應盡量避免太靠近。

他也呼籲,主管機關對產品使用的安全濃度、安全距離和安全時間,應透過嚴謹研究實證去制訂規範,因為有些傷害是長期累積才會顯現,不能說目前沒出問題就當作絕對安全。

工業局「奈米技術產業化推動計畫」總主持人、工研院材化所組長陳哲陽指出,目前奈米標章認證,在光觸媒產品方面,只通過抗菌燈管、脫臭塗料及抗菌陶瓷面磚3項,這些產品並不會長期跟人體接觸。以空氣清淨機為例,殺菌燈管是裝在裡面的,空氣吹出來前,自由基已在裡頭作用完畢,並不會噴出來。

但陳哲陽也認同,如果是會跟人體皮膚長期直接接觸,例如化妝品、口罩、衣服等,還是應該經過追蹤研究,確認對人體不會造成傷害才行。

生產光觸媒日光燈管的中國電器表示,該公司光觸媒技術是由工研院輔導,並經過台灣檢驗科技(SGS )的抗菌能力檢測,應該不可能有問題,但該產品是否針對自由基進行檢測,中電表示,需要時間去查查。

至於生產空氣清淨機最多的家電業者則認為,目前有關自由基對人體的傷害並無定論,一般來說,風速、照光波長都與自由基產生多寡有關,日本製造的光觸媒空氣清淨機抗菌功能較佳,但是否自由基較多,沒有研究數據。

省時降本 成大團隊創百億產值

〔記者郭怡君/台北報導〕成大化工系教授陳志勇領導的研發團隊,運用奈米化的核心技術,協助羽毛球、球鞋及橡膠等傳統產業改善製程,讓相關產品平均重量減輕1成、強度增加1成,成本也因製造時程縮短而降低1成,衍生的產值預估高達百億元。

陳志勇表示,7、8年前他和中山科學院合作,負責改善台製手榴彈的品質,因為手榴彈的插銷拔除後,需靠「葯柱」控制反應時間,太快會直接在手中爆炸、太慢則無法制敵。

過去台製葯柱的品質不夠穩定,陳志勇協助中科院建立奈米化製程,均勻性達到美規標準、誤差只有正負0.03秒。相同概念可運用在控制汽車安全氣囊的反應材料。

過去工業合成高分子所使用的4種「活性自由基聚合系統」,都會用到有機銅和硫化物等有害環境的物質,陳志勇以奈米技術發展出第5種活性聚合法,使用的化學材料不但沒有毒性,且成本低廉、可從國內取得,也對石化工業提供更環保、更便宜的生產方法。

新聞辭典:光觸媒 以紫外光觸發自由基殺菌

光觸媒一般是將「二氧化鈦」等具有半導體性質的材料粉末,塗噴在物體表面上形成薄膜,再用紫外光照射產生「氫氧自由基」,當有機物、污染物或細菌碰觸到物體表面時,就會被這些自由基分解,達到除污殺菌功能。

由於氫氧自由基具強烈氧化作用,易破壞細胞膜、血管壁、蛋白質和基因,導致人體老化和疾病,部分學者對光觸媒殺菌產品抱持「可能傷害人體的疑慮」。

不過業界認為,氫氧自由基釋出到空氣中的可能性很小,在物體表面的濃度也很弱,不致對人體造成傷害;學界則認為,應透過嚴謹實驗作確認,不能只靠推論。(記者郭怡君整理 )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