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兒童注意不全過動症 老師誤解成見造成傷害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二十一日電)Martin曾經是班上的搗蛋鬼,不是他闖的禍也得揹上莫須有的罪名,原來他罹患了「注意力不全過動症」,在情況控制後,他 獲得校外的模範生獎勵,然而有的老師成見已深,質疑獲獎的真實性,造成Martin的二次傷害。

Martin是個兒童注意力不全過動症的真實案例,他的處境也反映了病童在學校的處境,台灣長庚兒童醫院心智科主治醫師吳佑佑今天接受記者訪問時指出,老師有兩極化的反應,有的老師認為生理疾病不屬於教育問題,有的認為是父母過度溺愛的藉口。

馬偕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臧汝芬表示,估計台灣有二十萬名學齡學童罹患注意力不全過動症,表現出衝動、不專心、過動等症狀,如果一直沒有獲得治療,七成的患者會合併憂鬱及焦慮、情緒失控的狀況,老師要注意,班級上的搗蛋鬼可能就是潛在的患者。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指出,老師應該扮演發現者、觀察者、及輔導者,學校和家庭、醫療的黃金三角應緊密結合,學校老師若能接受注意力不全過動症的知識和訓練,找出潛在病童,有助於及時正確診斷。

臧汝芬也說,家長愈了解注意力不全過動症,愈能幫助孩子控制病情,家長最常見的迷思是害怕藥物影響發展,寧可半途停藥;其實,治療的藥物是幫助中樞神經活化,對成長沒有影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