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何志欽:地方財政問題修法外 也應創造新財源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許湘欣台北二十一日電)財政部長何志欽今天指出,地方財政面臨嚴重不足、不均問題,如土地增值稅稅收目前只有過去高峰期一半以下。除應透過修法如財政收支劃分法改善資源調配,也應努力創造新財源,才能有建設性成果。

何志欽今天參加九十五年度地方財政業務聯繫會報,許多地方財政單位主管皆反應地方財政不足困難。

他表示,目前地方財政確有嚴重不足、不均問題,地方實質收入占支出比例大幅下降,主要是受景氣影響產生變化。

何志欽舉例,土地增值稅1992年、1993年最高峰時,一年有新台幣1800億元稅收,但2001年只有423億元,近兩年又回到約800億元水準。

他表示,除收入出現結構性變化問題,在支出部分,也很難有效控制成長,造成越來越大短差,這個問題其實中央與地方都有。

他強調,地方財政還有嚴重不均情形,主因是各地方天然環境、工商發展情形不一,導致稅源分配不均,例如北、高兩市是首富之都,但彰化等十五個縣市,縱使是轄區內全部的地方稅,也都不足以應付歲出需求。

因此,何志欽指出,為解決這些問題,應在法治面上謀求改進,如補助制度的強化,並透過公式化方式,杜絕關說與依賴情形。

他說,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方法經過多次改進,2000年修正改善直轄市與縣市間比例不平衡;2001年是平衡南北,即高雄市和台北市問題;2003年平衡鄉鎮之間問題;2004年是縣市間問題;2005年再進一步改善鄉鎮比例問題。

他表示,財政收支劃分法雖然2002年時送到立法院後未完成審議,但目前財政部重新在擬訂當中,朝公式化、透明化邁進,要用公式入法取代比例入法。

何志欽指出,這些資源分配方式調整,只是零合規則,把資源挪來挪去而已,對於創造新財源沒有幫助。

他認為,地方財政除中央與地方要共同努力謀求解決之道,地方也應發揮自助人助精神,才能有更具建設性成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