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稻米保價收購 改採對地補貼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廖淑玲/西螺報導〕自民國60年間施行至今的公糧保價收購政策,可望在98年由對地補貼的新農業政策取代,農糧署中區分署長李榮雲5日在西螺參加中區稻米交易中心作業說明會時宣佈,該政策也將締造台灣新農業運動。

配合農委會主委蘇嘉全推動台灣新農業運動,農委會正研擬對地補貼的農業政策,將採直接給付及變動給付,取代現行的公糧保價收購政策,為避免引發農民及糧商反彈,該政策預計98年實施,目前正積極輔導及宣導。

李榮雲表示,農委會主委蘇嘉全要讓台灣農業亮起來,從推動農業、農民、農村的政策整合、創新及改革,深化農業施政,範圍涵蓋從傳統到創新、一級到三級產業、生產者到消費者、青年到老年等,擴大農業施政視野,打造全方位農業。

李榮雲指出,稻米保價收購政策可能轉變,農委會研擬對地補貼,取代現行稻穀、公糧保價收購,他說,日本、韓國等國家對保價收購農產品的作法,早在85、86年間就已全面停止,台灣因情況特殊,加上早年辦理收購,糧商及各農會都興建有囤積稻穀的糧倉,農委會將協助善後,建立完善配套,於98年實施對地補貼的農業政策,減少反彈。

特色米 西螺11月設交易平台

〔記者廖淑玲/西螺報導〕農糧署5日在西螺鎮農會舉辦中區稻米交易中心作業說明會,邀集雲林、彰化、南投、台中縣市農會、糧商、全國各米穀公會人員參加,預計11月正式營運,利用西螺農會作為交易平台,推廣中部各縣市的優質特色米。

農糧署中區分署長李榮雲表示,所謂「特色米」是指具備明確品種、鄉鎮產地及品質等級的國產台灣米,有別傳統稻米交易模式,在中區交易中心買賣,可獲得政府3大保證:產品十足品質保障,均為CNS一等(或二等 )經品質規格檢驗合格者;產品衛生安全保障具生產履歷,符合國家衛生安全標準;交易安全充分保障由政府提供服務,交易過程透明,若發生交易疑義,由政府負責協調解決。

此外,由雲林縣政府全力推廣的皇金米,由於具備生產履歷、有機栽培,加上精緻包裝的新品牌、限量銷售,成為縣長蘇治芬雲林農業首都代表農特產品,昨天縣府授權由西螺農會總代理,透過農會系統通路全國鋪貨。

西螺鎮農會總幹事余贊宏表示,西螺已擁有全國最大的蔬果產地市場,中區稻米交易中心營運後,提供全國各地民眾更便利及優質的農產供貨中心。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