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讀者投訴 中信銀旅遊不便險 理賠多曲折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信用卡業者提供的信用卡「旅遊不便險」,如果使用時未注意相關限制,理賠時也會相當的「不方便」,本報接獲讀者投訴指出,8月初赴中國旅遊時,行李遭航空公司遺失,為應急而購買支付的日用品、交通費用,回國後向中國信託商銀提出理賠申請,卻感覺被東扣西扣,未得到應有保障。

左先生今年8月初,與三個家庭一同赴中國自助旅遊,搭乘的飛機在轉機過程中,卻出現行李延誤的情形,經由不斷的與航空公司聯繫,最後確認行李已尋獲,並且送至機場。

左先生知道行李尋獲後,為盡速取得行李,決定放棄後續的遊艇行程,包車趕赴青島機場領取行李,沒想到在機場查詢了兩個多小時,機場才告知其行李已派快遞送至旅館。

在行李遺失的這段期間,左先生一家人購買了換洗衣褲、日用品、保養品總計約6,000元人民幣,回國後備妥單據向中信銀提出申請理賠,此外,從煙台包車至青島機場的車資1,600元人民幣,還有搭車購買日用品的車資1,700元人民幣,也一併申請理賠,但產險公司卻不同意理賠車資。

中國信託商銀指出,依據左先生當初提出的理賠申請,根據保單條款,上述的購物支出,保險公司已全數理賠,但申請的車資部分,因為最後行李是由機場送至下榻的飯店,並無領取行李必要,因此該部分無法獲得理賠。

理賠爭議 雙方認知落差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目前各信用卡發卡行均提供「旅遊不便險」的附加服務,但各銀行的理賠上限、理賠規定均有些許差異,提醒持卡人出國前,務必事先了解銀行的相關規定。

所謂的「旅遊不便險」,涵蓋的範圍包含了班機延誤、行李延誤、行李遺失及劫機險,行李延誤及遺失,屬於國人較常申請的部分。所謂的行李延誤,是指持卡人在保障期間內,搭乘的班機抵達目的地後的六小時後(含六小時 ),因航空公司處理不當,導致未能領取隨行行李;如果延誤時間超過24小時,就算是行李遺失。

在行李遺失及延誤的期間,持卡人緊急需要購買衣物及其他日用必需品的費用,還有為了領取行李而往返機場及住宿地點間之交通費用,回國後均可向發卡銀行提出理賠申請,各行均訂有單次的理賠上限。

但必須注意的是,購買相關日用品時,必須保留購買單據,而且有些銀行規定必須「刷卡」支付才算。

銀行業者指出,回國後持卡人必須在規定期限內,向發卡行提出申請,發卡行會代轉承保的產險公司,持卡人除了需備妥相關的購買單據外,還需請航空公司出具行李延誤或遺失的證明,以及當初刷卡支付團費(機票 )的簽帳單。

左姓持卡人之所以與銀行發生理賠爭議,其實是對「領取行李而往返機場及住宿地點間之交通費用」的認知落差,因為站在持卡人的立場,知道行李尋獲,自然是希望盡速前往領取,但保險公司的理賠依據,則是以「行李送達方式」為準,導致持卡人趕赴機場,但行李卻是由機場送至旅館,保險公司自然不會賠付。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