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護心之道 裝完支架 更要保養

人氣: 27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月20日訊】自由時報 文/謝元凱

最近門診病患在面對心臟支架裝置與否的問題時,大多會提出「裝置支架後,仍須預防血栓」的疑問,許多病人誤以為植入心臟支架後,便是「治好」了心臟病。

事實上,塗藥支架雖因其藥物可抑制血管內皮細胞增生,防止血管再度狹窄,但是仍有小於1%的機率,可能因為內皮細胞生長變慢、血管修復時間拉長導致慢性發炎,而產生30天後「延遲性血栓」,造成心肌梗塞或猝死。

根據95年衛生署統計資料,心臟病高居國人10大死因第3名,其中冠狀動脈阻塞更是威脅國人心血管健康的主因,每年約有80萬人因冠狀動脈心臟病就醫。而心臟支架是針對心臟冠狀動脈血管狹窄或阻塞這一類高危險群患者的主要治療方式。目前台灣每年約有1萬人裝置心臟血管支架,隨著病人越來越多,支架放置後血栓的問題就相當值得重視。

支架放置手術是透過氣球擴張術,將支架植入病患血管狹窄處,可有效減少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的症狀,但這並不等於「治好」了冠心病,它應該是「治療過程的開始」!

心臟血管支架可協助患者將阻塞血管回復到原來管徑,增加血液流通量,而治療成功的關鍵則在於,持續對抗造成血管再阻塞的危險因子。

國內一般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斯匹靈(Aspirin )合併Ticlopidine或Clopidogrel(保栓通 )作為支架裝置後的預防性治療,以進一步控制血管二次阻塞,及血栓形成的危險因子。

除了藥物控制外,控制生活習慣上的危險因子也相當重要。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無謂的壓力與動怒。因為壓力會影響血膽固醇,並活化血小板的凝集,形成血栓,尤其是合併糖尿病的患者,因血脂肪的代謝受影響,會增加血小板凝集,產生血栓的危險。

●飲食方面應採三低一高(低脂肪、低膽固醇、低鹽、高纖維 )的原則,另外,包括體重、血壓控制,戒菸及適度的運動,都是控制心臟病危險因子的關鍵。

●最重要的是,配合醫囑,持續用藥及定期追蹤病情,千萬不要自行停止醫師建議的治療方式。因為血管的問題是持續累積的進行式。

相對地,心臟血管支架植入不是治療終點,要解決心血管問題,必須持之以恆控制危險因子,才能成功戰勝心血管疾病的威脅!

(本文作者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 )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