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巧用音樂為心靈減壓

文/丘梅子

人氣: 2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6日訊】 全球華人晚會加拿大10場演出現場觀眾。

音樂不僅能夠影響人的情緒,而且不同的音樂對不同的疾病具有治療作用,現在世界上大多數醫生都已對此不再懷疑。人們把這種用音樂來治療疾病,增進健康的新型治療方法叫「音樂療法」。

在古代,通過長期的社會生產實踐,人們就知道音樂對人的情感和心理活動有著重要的影響。古籍《樂記》中,非常精闢的論述了音樂對人的情感、心理的影響:微弱而充滿焦慮的音樂,會使人產生憂心忡忡的情緒;舒暢和諧而內容豐富、節奏明快的音樂,使人感到安康和歡樂;粗獷、威嚴充滿激情的音樂,會使人產生嚴肅、崇高的情感;洪亮、柔和的音樂,會使人產生慈愛的情感;邪僻、淫佚氾濫的音樂,會使人產生淫亂的情思。

在現代,「音樂療法」已經相當普遍,如:口腔科用音樂療法代替麻醉藥給患者拔牙,外科利用音樂鎮靜安神來進行手術等,但更多的是應用音樂來治療人們的心理疾患。英國某音樂治療專家曾說:「音樂具有喚醒、聯繫和整合人格的力量。」

不同樂曲作用於人的感覺器官,由於樂曲的旋律、速度、音調等不同,可分別產生鎮靜安定、輕鬆愉快、活躍興奮等不同的作用,從而能調節情緒,穩定內環境,達到鎮痛、降壓、催眠等效果。

如果你喜歡西方古典音樂,在你感到抑鬱的時候,可以聽一聽莫札特的《b小調第四十交響曲》、西貝柳斯的《悲痛圓舞曲》、巴赫的《A大調義大利協奏曲》、施特勞斯的《藍色的多瑙河》、比才的《卡門》組曲;在你感到焦慮的時候,可以聽海頓的《皇家焰火音樂》、羅西尼的《威廉‧退爾》、鮑羅廷的《韃靼人的舞蹈》;失眠的時候,可以聽莫札特的《催眠曲》、門德爾松的《仲夏夜之夢》、德彪西的鋼琴協奏曲《夢》……

如果你喜歡中國古典音樂,可選擇具有舒緩、低迴、輕柔、婉轉、幽雅等特點的樂曲,比如:《春江花月夜》、《月夜》、《南渡江》以及《病中吟》、《催眠曲》、《漁光曲》等。中國古典音樂中也不乏節奏明快、旋律流暢、音色優美的樂曲,可以振奮精神、愉悅心情,比如:《流水》、《喜相逢》、《賽馬》、《光明行》、《喜洋洋》、《百鳥朝鳳》、《八哥洗澡》等,另外,還可以選擇一些反映天地人間生機盎然的音樂聽聽,比如:《百鳥行》、《空山鳥語》、《蔭中鳥》等等。心理平衡其實就這麼簡單,除了選擇音樂來聽外,也可以採取參加音樂會的方式來加強音樂療法,一場健康、清新的音樂晚會效果也很好。◇(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