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故宮:文物回歸中國是理解錯誤

人氣: 1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31日訊】(BBC中文部特約記者林楠森報導)台北的故宮博物院在經過三年的改善工程後,即將以全新的面貌對外開放。台北故宮院長林曼麗表示,認為台北故宮典藏的中國文物必須回到中國,是對文化理解錯誤觀念。

林曼麗說,台灣對這些文物作出完善的保存維護,使其免於戰火以及當年的中國文革摧殘,並將文物發揚光大,從人類普世價值來說,台北故宮文物是人類共同資產,這不只是台灣與中國問題。

林曼麗是在台北故宮博物院三希堂召開的國際記者會上,作出以上表示。相對於清朝乾隆皇帝典藏心愛字畫的北京故宮三希堂,台北故宮三希堂是一個裝潢古典的餐廳。

原本收藏於乾隆三希堂的東晉書法名家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目前也是台北故宮的館藏之一。

林曼麗對記者說,從台灣立場來看典藏故宮文物並沒有不正當,台灣與中國是兩個獨立的政治實體無庸置疑,但在文化上有共同的血緣,也不需要否定;這些華夏文物在因緣際會下被運到台灣,對台灣來說就像是遠房親戚的家人一樣,也是家人。

她同時表示,在彼此尊重與對等的前提下,台北故宮與北京故宮可以隨時交流合作。

就台灣政治上的去中國化,林曼麗則表示,台北故宮不需要去中國化,也沒有必要這麼做。

台灣行政院不久前提出故宮組織條例的修正案,而被一些媒體視為是去中國化的作法;行政院則表示修改的理由是為了要擴大本土化與國際視野。

組織法修正版的第一條將現行條文中的「加強對中國古代文物藝術品徵集,研究,闡揚」的文句,修改為「加強對國內外文物及藝術品徵集,研究,闡揚」。

與此同時,修正版也將第一條中「為整理,保管,展出原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及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所藏之歷代古文物及藝術品」的字句刪除。

林曼麗說,組織條例與歷史是兩回事,不需把故宮院史的敘述放到組織條例,歷史是不會被改變的,被刪除的部份在故宮的院史陳列館還是會清楚說明院史,不會被去掉。

台北故宮希望能通過創新手法的表現,讓故宮與台灣的文化發展結合;林曼麗說讓故宮文物與台灣文化發展結合,並且不斷地創新,賦與華夏文化新的生命力,是故宮博物院存在台灣的價值。

台北故宮目前正與倫敦大英博物館交流合作,將從下周開始展出向大英博物館商借的埃及與羅馬文物。

台北故宮目前同時展出的,是被收藏家視為中國文物精華之一的北宋文物,其中包括了汝窯青瓷,北宋圖書與及書畫。范寬的「溪山行旅」、郭熙的「早春圖」及李唐的「萬壑松風」這三件中國經典書畫作品,也在展出之列。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