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紐倫堡世界發明展 我代表30日出發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謝伯壺文字、攝影台中報導)連續七年在德國生倫堡世界發明展發光的台灣青年代表團,即將在30日啟程飛往紐倫堡參賽。累積過去比賽將近三十面獎牌成績,指導老師鄧鴻吉表示,今年參賽學生很不一樣,尤其一向注重升學的台中女中,這次報名了六名學生參加四項比賽,作品五花八門,預料這些作品可再度為台灣發光發熱。

一年一度的德國紐倫堡世界發明展,有來自世界多個國家代表赴會,是世界具指標性的發明賽會之一。尤其,在這項發明展比賽中更造就了不少當今「愛迪生」,目前於各級學校致力於發明推廣的鄧鴻吉就是其中一位,因他在歷屆比賽中獲得五面金牌而獲得主辦單位頒發亞洲第一位最高榮譽的「最佳成就天才獎」。

此次參賽的成員分別有台中女中王相云、吳佳儒、王昱庭、林婕安、張芝榕、王琳筠;台中高農曾亮維;明道中學賴韋利、孫煥安;居仁國中楊正;中山大學研究所柯詔仁;嶺東科大畢業的社會人士胡政宏。其中明道中學賴韋利不但是第二次參賽,而且一口氣提出兩件作品。

十二名選手發明的作品為:隱形眼鏡吸取器(王相云)、橡皮擦材質改良(吳佳儒、王昱庭)、按壓式容器構造改良(林婕安)、雨傘構造改良(張芝榕、王琳筠)、緩降機之保存及簡易取出裝置(柯詔仁)、容器(胡政宏)、汽車門開啟時之防雨裝置(賴韋利、孫煥安)、水龍頭(賴韋利)、安全帽(曾亮維)、鋁箔包(楊正)。參與德國紐倫堡世界發明展的我國青年代表團,將在30日再度出發前往德國紐倫堡為國家爭光。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9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蔡素蓉台北二十三日電)「2007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月底登場,展場規劃為「發明競賽區」、「技術交易區」及「國家發明創作獎得獎專區」,預計逾千項以上新發明產品、新技術與專利將亮相。政府期盼此展未來能成為亞洲最大發明展。
  • 2007年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將於9月27日到30日,在台北市世界貿易中心舉辦,是國內最大最重要的發明展,一年一度的發明盛會。遠東科大師生多項國際發明展得獎作品等的28件作品,將受邀展出,參展件數排名全國大學第一名。
  • 【大紀元9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淑芳台北二十七日電)2007年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今天揭幕,共有18國、800多個攤位參展,展出上千項新發明與技術專利。總統陳水扁主持開幕式時強調,腦力、智慧財產是產業競爭最重要利器,台灣已成為全球創新國家典範,政府也不斷提高科技研發經費比重,為台灣經濟尋找新出路。
  • 【大紀元9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二十七日電)「2007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今天在台北世貿展開,行政院國科會佈置的「國科會科技創新館」有多達 364項的研發創新待技轉,不但有如同電影「哈利波特」中會飛的「金探子」,還有各大學集眾人智慧、超乎想像的各項發明,現場熱鬧非凡。
  • 【大紀元10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靜茹苗栗四日電)台灣國立聯合大學與台灣傑出發明人協會、台灣發明商品促進會、台灣同濟會等四個單位共組聯合發明團前往法國參加I'NOV國際發明展,得獎成績驚人;十八項參展作品中,就有十三項獲獎,成果豐碩。
  • 〔自由時報記者楊倩慧/苗栗報導〕由聯合大學等單位組成的發明團,日前到法國參加國際發明展,十八件已商品化的作品中,「無廢棄包裝設計」拿下最高榮譽獎,另外還有一金、一銀、五銅及五項佳作,十三項作品得獎,讓法國人驚嘆不已,可說是台灣之光。
  • 【大紀元10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曾立南投八日電)南投縣南開技術學院以爬升機器人之移動機構、點滴與尿袋架整合警示構造、踏步健身器三件作品,參加「2007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覽會」,獲得兩金一銅的獎牌,成功結合「學生專長與就業技能培養」及「業界研發與製造需求」,發展了「福祉科技與照護服務管理」的理念。
  • 二零零七年英國國際發明展及年度發明展昨天在倫敦落幕,由遠東科技大學、特佳光電公司及王溙公司組成的台灣代表團大放異彩,榮獲八面金牌、一面銀牌及五個特別獎。
  • 【大紀元10月26日報導】(大紀元綜合報導)德國紐倫堡世界發明展即將於10月31日在當地登場,台灣代表團在指導老師鄧鴻吉帶領下,12名從國中到研究所的學生將攜帶10件發明作品前往參賽。鄧鴻吉對此行展現高度信心,他認為,10件作品都是從日常生活發想的創意,很有得獎希望。
  • 【大紀元10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市二十五日電)台灣近年來在國際發明展中奪得佳績,為了培養國內發明人才,多次在國際發明展中得獎的鄧鴻吉今天表示,教育部有意補助,在中部地區設置比爾蓋茲發明學院,讓高中職以上的學生及社會人士進修,由各行各業專家指導學生如何從事發明及取得專利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