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有機蔬果混淆視聽 選購雙標章認證有保證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美瑜台北四日電)台北市議員戴錫欽今天指出,有機蔬果認證制度已上路,業者在兩年內可以轉型為「有機生產者」,但市面的有機、生機等的包裝蔬果,企圖混淆消費者,價格還較一般蔬果貴。台北市產發局表示,消費者可藉雙標章的認證辨識有機產品;法規會指出,依消保法仍可要求不法業者下架。

戴錫欽上午召開記者會指出,今年一月「農產品生產驗證管理辦法」頒布施行,業者在兩年內可改善土壤、水質,並以不使用農藥等方式,達到生產有機蔬果的目標。不過,市面上卻出現「有機」、「生機」、「有生機」等蔬果,讓消費者無從選擇,有些產品的價格甚至較一般蔬菜貴上好幾倍。

他指出,認證機構也讓消費者無所適從,包括合格的單位「MOA」、「TOAF」、「TOPA」、「FOA」,及未通過認證的中華有機農業協會出示的標章「COAA」、行政院農委會農試所的快速檢測未驗出農業的標章「綠盾AB」,甚至有知名企業以「生機」為名誤導消費者。

戴錫欽也質疑,有機蔬果認證制度的兩年空窗期,沒有規範業者在申請認證的過程中,或遭撤銷認證後是否仍有認證資格,消費者成了業者的白老鼠。

台北市產業發展局科長高振源指出,合格的有機認證蔬果包裝上有行政院農委會的 CAS標章,及合格的民間機構認證標章,有雙標章才有保障;若業者偽造農委會的 CAS標章,將涉及刑責。另在兩年的過度期間,罰責由農委會規範,北市將向農委會詢問處理規則。

台北市法規會主秘李郁貞表示,兩年的緩衝期是給業者取得認證做準備,業者是否可執行認證工作,建議產發局行文農委會解釋。至於業者未取得認證許可卻辦理認證,現有消費者保護法可規範,若業者有不法行為仍可處罰,並要求產品下架。

台北市衛生局藥物食品管理處副處長邱怡玲指出,衛生局每季配合消保官抽驗市售有機產品,若有農藥殘留,或使用不合格的農藥,將可開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