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可能的線上學習

線上學習風潮席捲全球,你準備好了嗎?
李欣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學習簡單區分,一類是規範學習,如學校教學或企業職訓;一類是未受規範的自發性學習,或說探索式學習。在本次「線上學習」專題中,「無限可能的線上學習」介紹網路世界對於探索學習者所帶來的無限可能性;而在規範式學習中,介紹兩個跨國線上學習平台的創新應用服務模式。一個是針對K-12數學教學平台,另一個則是華語文跨國教學平台。

* * *

一般來說,學習可以簡單區分成兩大類型。一類是被規範好的學習,例如學校的課程,由老師把要講授的範圍與內容設計好,在課堂上有系統的講授,這一類的學習,通常在網路上進行的話,就是透過已經預錄好的影音內容,以及規劃好的講義教材等來進行。而另一類的學習,是未受規範的學習,或是探索式的學習,例如某人對攝影很有興趣,會不斷去學習與吸收關於這個領域的知識一樣。這種學習方式,如果透過網路來進行,將可以衍生出無限的可能。

例如,一個對攝影有興趣的人,他將如何來利用網路進行線上學習呢?首先,當然就是最方便使用的搜尋引擎。不論是Google、Yahoo或是那一種搜尋引擎,都可以在使用者輸入特定的關鍵字之後,很快找出大量相關內容的網頁或網站。不過這樣的學習較發散,而且找出的網頁數量通常很龐大,遠超過使用者可以吸收的範圍。因此,搜尋引擎較適合用在初步的探索階段,當使用者找出一些有興趣的內容後,就可以透過某些網站往下深入來學習。

而另一個類似搜尋引擎的學習工具,當推Wiki維基百科。跟搜尋引擎不一樣的是,wiki是讓使用者對特定的事物有最完整認識的一個入口。不論那種知識,只要上到wiki查詢,都可以把該事物的來龍去脈很快的進行了解。以攝影為例,舉凡使用者想得到的術語、名詞、相機歷史、品牌或型號,通通都可以在 wiki上找到最直接的說明。

然而,對於知識或事物的學習,往往不只是表面的認識或是字義上的認知,尤其牽涉到技能或技藝方面的話,更是要能針對自己的能力或階段來進行學習與練習才可以。這時,網路就更是能發揮它的威力了。


隨著Web 2.0的熱潮興起,越來越多人開始建立起自己的部落格、相片分享或是圖片分享網站,YouTube與無名小站的高人氣就是一例。而這些由網路使用者所建立的資訊內容,不只包含了生活層面的經驗分享,也包含了許多專業層面的知識與know-how分享。

因此,如果一個對攝影有學習需求與興趣的人,他不但可以自己成立一個相關的部落格或分享網站,也可以到線上無數的相關主題部落格或分享網站來與他人互動,這也就有如參加一個大型的同好俱樂部或是進入一個大型的課堂一般,可以吸收到來自他人的知識與經驗,而且還可以針對自己有興趣的內容,直接與他人進行互動交流與討論。

到此為止,網路的學習不論是在方式上或是廣度上,都早已經遠遠超過傳統的課堂學習,更大大的超過規範式的課程式學習。不論你是某領域的新手,或已經是在該領域很頂尖的人,你都一定能在網路上,透過這樣的學習方式,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內容,遇到能教導自己的人,最終衍生出無限的學習可能性。

準備好迎接這個無限大的學習新境界了嗎?◇(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時代的魯國人,誕生那年是魯襄公二十二年,也就是(西元前五五一年),自幼父母就去世了,家境不好,平日要幫忙家務,還得替人家放牧牛、羊等工作,十五歲才有機會入學讀書,他十分好學,不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因此,而奠定了他深厚的學問基礎。
  • 在美國﹐由非移民狀態轉換成F-1簽證﹐可以全時在學院、大學、研討會、音樂學院、私立學術高中、其它學術機關﹐或語言訓練項目進行學術研究或學習。
  • 【大紀元9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蓉台北二十八日電)在孔子像的見證及牽紅線下,六十四位企業主今天起將指導五十二位台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文化創意產業專業學生,以顧問方式,將產業經驗帶入校園;台師大表演藝術研究所所長林淑真說,透過學習顧問制,讓學生可以提早和產業界接軌,體驗不同類型產業運作,增強競爭力。
  • 位在南投的中興高中有一位物理老師,為了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她不但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自己研發教具,還用流行語和學生打成一片,活潑的教學方式,果然讓學生愛上物理課。
  • 【大紀元11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蓉台北十二日電)你上網「玩」歷史了嗎?教育部歷史文化學習網最近加入動畫和線上遊戲,讓民眾可以更活潑的方式學習歷史知識;教育部指出,,網站最新進行「歷史急轉彎」活動,提供網友發揮想像力的園地,並舉辦網友作品票選。
  • 晉平公問師曠,說:「我已經七十歲了,想要學習,恐怕已經晚了吧。」
  • 良好的閱讀能力將為孩子帶來無限可能,包括教育機會、學術成就,以及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上獲得成功。
  • 人們曾普遍認為,如果學生能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策略,他們的學習將更有效率,也更有效果。從20世紀80年代起,量身定製學習方式開始流行。亨尼(Honey)和蒙福特(Mumford)等理論家創建了調查問卷,來幫助成人學習者確定他們的學習類型的。
  • 有效的時間管理是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值得學習。以下幾個策略可以幫助學生以最佳的方式管理時間。
  •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曾說過:「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吃一隻活青蛙,那麼接下來的一天就不會有更糟糕的事情了。」 這句標誌性的名言是「吃青蛙」學習法的起源,這是一種通過確定優先級進而提高效率的方法,有助於人們識別並首先完成最困難的任務,讓它們不再擋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