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逗」事件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如果我沒猜錯,爸爸一定吃過「秀逗糖」,頭殼才會有點「帕呆」、「帕呆」。

說他「秀逗」,其實還是挺客氣耶!事情是這樣的:每天回家之後,他總會有根筋「相絆」,喜歡隨口罵人,只要他看不順眼的,就有理由嘀咕五分鐘。比方說:「小如,玩具玩一玩怎麼不會收拾好,小心我修理你的小屁屁。」「小如,看看,這個家已經被你玩得不像樣了,再這樣下去,我就把你抓去送給別人。」「小如,你是什麼東西轉世的,成天把臉玩得烏漆抹黑,衣服弄得髒兮兮的,簡直沒家教嘛,要不要我把你賣掉啊?」

真沒天理!我才三歲哩!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叔叔說,三歲的小孩子,還屬於那個叫做什麼認知發展的「前操作期」,用俗一點的話來說,就是智慧還「未開竅」啦!這樣的「我」,哪能做出八歲才能做妥的行為?

要我收拾玩具,其實也沒什麼不可以,你得有方法嘛!比方說,他可以和我玩「比一比誰快」的遊戲,「小如哇!我看你收拾玩具一定不可能比爸爸快,要不要比比比看呢?」我一定不服輸,準會和他一較高下的,這樣一來,不是挺有趣,又可以解決玩具散落的困擾嗎?

爸爸甚至可以用鼓勵的方式告訴我:「聽說小如的玩具收得不錯喔!要不要收一次給爸爸瞧瞧?」或者把玩具盒放在一個定點上,離它一公尺畫一條線,然後比比看,誰可以把玩具丟進盒子裡。

你說,我這種方式是不是有智慧多了?不要老用苛責的嘛!即使你們大人在公司裡真的受了委屈,也不能把氣出在我們身上,難道你們沒聽過「孩子何辜」嗎?

我們又不是天生的「出氣筒」,如果你們真的那麼不愉快,不會自己去買隻「出氣玩偶」嗎?不高興的時候,打「它」出氣就好了。

說我把家玩得不像家,更是「含血噴人」!那麼了不起呀?哪有可能把家搞得亂七八糟?拜託!佛洛依德叔叔說,我現在是好奇寶寶,不是故意把家搞亂的,而是在做生命「探險」。就像電影「大魔域」一樣咧!試想,這個世界這麼奇妙,我不這樣戰戰兢兢的探險,行嗎?探索總會有破壞與弄亂次序的嘛!就像挖寶同樣會破壞地皮一般,怎麼能怪我呢?如果我不這樣尋找世界的奧秘,保證長大之後會變成白癡!

如此重大的創舉,居然把我視為「妖怪」,你說合不合理?這不打緊,竟然還要叫人把我抓走。這個問題相當重大,我實在非說不可。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分離焦慮」,大概是發生在三、五歲的小孩子身上,這個時候的我們很怕離開父母,因為我們會認定,一離開就見不著他們;你想想看,面對這樣的小孩,還以「派人抓走」加以恐嚇,是多殘忍的事哩!

我真怕爸爸「說話算話」,那些日子,我簡直生活在恐懼之中,深怕一睜眼,爸媽全都不見了。心理學家說,這對我的人格是一種傷害呀!

我當然更不是「混世魔王」轉世的,我之所以會把身子搞得烏漆抹黑,當然也不得已,誰叫我只有三歲嘛!三歲孩童,是很難把自己打點得像大人那般乾淨啊!我敢說,這絕對與家教無關,請不要把我賣掉,真的!

「賣掉」是個很恐怖的詞彙,它代表我可能去美國,去歐洲,去美洲,或一個我不知名的地方,反正結論就是無法再和親人見面了,你說,這還不叫人害怕嗎?

為什麼大人那麼喜歡想一大堆嚇人的想法威脅我們呢?我以我的智慧,思考了三萬多遍,還是沒有結論,套句爸爸的話:「也許長大就知道了!」

天哪!那要到什麼時候呢!

摘自:游乾桂所著《寶貝在說話》一書@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每一個父母親,都很希望自己擁有一位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小孩。你喜歡嗎?我有一位遠房親戚也有此願,但是他們的方法卻很「糟」。
  • 「玩火千遍也不厭倦」,是我家七歲兒子的標準生活寫照。不論我們在不在家,只要他找到火柴或打火機,就一定會高興的嘗試火的實驗。
  • 每次我展露歌喉時,老媽總是狠心的拿一把「鐵錘」,錘殺我的自尊,說我「鬼叫,鬼叫」的,或是「比殺豬還難聽」,或是「狗吠」。鬼叫我真的沒聽過,我曾試著問老媽,鬼叫的聲音到底像什麼?但她總說不出個所以然,我相信一定很難聽,很難聽。
  •   我常提醒父母,孩子生下來之後,這個世界就提供了兩億個疑問,等待他的細細探索,於是所有的小孩,都將是個理所當然的「好奇族」,他們對「火」好奇,對機器人會動也大大不解;對碟影機好奇,於是他們用「觸摸」尋找答案。
  • 如果不是小青問我:「你最害怕媽媽哪一點?」我也不敢說我最怕媽媽「晴時多雲偶陣雨的脾氣」。
    這並不是背叛媽媽,或故意說她的壞話,因為它是事實嘛!
  • 你應該為孩子設計一個睡覺的「溫柔窩」。不要以為睡覺只是側身一躺的事,從環境心理學來說,這可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如果你能提供孩子一個燈光柔和、通風良好、不吵嘈的環境,必然有助於孩子入睡。
  • 快樂貓說,五千年前精靈還是很快樂的,但是由於精靈祖先希望自己的子孫未來更像精靈,因此訂下了嚴厲家規,規定精靈不准笑,不准叫,不准亂說話,以示莊重。更有一段時間,精靈的溝通方式是任由謾罵、咆哮與嘶吼。幾千年了,精靈就是以這樣的輪迴生活著,當然不可能擁有快樂。
  •   我的小孩最近經常抱怨「失眠」,我原本以為那是孩子博取父母關心的「怪招」,不過幾個星期下來,我發現那是真實的,有時看他睡眼惺忪,甚至一副精疲力竭的樣子,還真有點於心難忍咧!
  • 中國人為什麼要學英文,我不知道!可是媽媽知道,她說,這樣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和美國人溝通,交美國朋友,讀美國書,甚至到美國人開的公司上班,或者做「美國人」。你可不要小看我這個小腦袋瓜喔!我可是會思考喔!我常在想,為什麼中國人學美國話,要沾沾自喜,而且還一副引以為榮的模樣,好像當美國人是這一輩子最快樂的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