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認識失眠

邱南英 醫師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2日訊】失眠為睡眠品質不佳、睡眠不充分的情形;包括困難入睡、睡著後頻頻醒來、睡眠短暫、淺睡、多夢、早上太早醒來、睡醒後無法恢復精神飽滿…等的狀況。失眠的人們在白天也會有一些症狀,諸如疲勞、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缺損、情緒不佳、容易發脾氣…等造成負面影響。失眠通常分為短暫與慢性兩種,前者的持續時間少於一週,常和壓力、變換作息、變換環境有關,但可能多次復發,而稱為間歇性失眠;後者的持續時間則超過一個月,可能由許多的因素所造成,包括身體疾病、精神疾病、藥物、不良的睡眠習慣…等。

失眠是一個應該注意的問題,不只是其盛行率很高,更重要的是所造成的各種不良的影響。根據地區、國家的不同,在一般人口中約有20%到40%曾經經歷失眠的問題,而當中約有一半的人宣稱此項問題每星期都發生數次,且嚴重影響他們白天的情況,女性及60歲以上的老年人罹患失眠的比例又為一般大眾的1.5倍,獨居者與夜間工作、輪班工作的人、各種疾病的患者危險性也比較高。失眠影響必要的身體機能,傷害身體健康,增加罹患精神疾病的機率,容易發生行為障礙,使人倦勤怠工,影響工作表現,降低職業產能及職場的安全性,也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

因此出現失眠時應該考慮看醫師,在尋求醫療協助之前,最好先評估睡眠的情形和習慣,看看有無確實施行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如:定時上床、定時起床、白天作適宜的運動、有良好的睡眠的環境、生活規律、飲食正常、不濫用/依賴物質、睡前不吸菸、睡前3小時內不運動、於睡前不飽餐或讓肚子太餓、睡前不看電視、睡前不洗熱水浴或冷水澡、睡前不做使人興奮的事情、下午5、6點後不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不酗酒、午覺勿睡太長…等)?之後看問題發生已有多久,如果已持續數星期而實行良好睡眠習慣仍未改善情形時則必須求醫,當然如果時間雖不長,然而已經造成顯著的影響時則宜立即求診,在求醫時倘若能附上睡眠狀況的記錄則較有幫助,而求醫的對象則以向精神醫療機構較適宜,請記住失眠症為睡眠障礙的一種,睡眠障礙為精神疾病中的一大類。

求醫後醫師會評估失眠患者的的情形擬定治療計劃,失眠的處置包含藥物治療、行為治療、其他治療。安眠藥是醫師處方用以促進睡眠的藥物,由過去迄今人們對於安眠藥存著不少的迷思和複雜的心理,使之成為醫師和病患間尷尬的議題,所以必須對於安眠藥有正確的認識。安眠藥的作用為引導入眠、減少頻醒、拉長睡眠的時間和改善睡眠的品質;目前醫師所用的安眠藥都算是非常安全的藥物,副作用並不多,若有則和劑量較有關,倘有疑惑則宜儘早和醫師討論,使用安眠藥往往為治療上的必要作法,或許並非最佳的法子,可是不服藥對身心的傷害則更糟。如果藥物治療能搭配純熟的行為治療(控制刺激、限眠治療、認知治療、放鬆治療),那麼改善的情形會更佳。失眠的問題是可以處理的,但是必須正視問題,積極配合醫療,才不會為失眠所苦,重新享受甜美的夢鄉。

文章來源:彰化基督教醫院(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