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央山脈無「光」 台電決採原材料修復原貌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月1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佟振國/南投報導〕矗立台灣中央山脈超過半世紀的重要地標「光被八表」紀念碑,慘遭大自然「毒手」!去年九月間的一場雷擊,紀念碑頂端被削去一大塊,頓時少了「光」字,讓發現的林務局巡山人員傻眼。

由於石碑具有歷史意義,台電決定原貌修復,繼續在台灣山脊守謢過往的人員。

「光被八表」紀念碑建於民國四十二年,位於中央山脈奇萊南峰與南華山的稜線上,海拔約二千八百公尺,距離天池山莊約二點五公里,為南投、花蓮交界的地標,也是中央山脈上最巨大的石碑。

林務局南投林管處埔里工作站巡山人員去年九月間還發現石碑完好,但十月初再度前往勘查,石碑頂端已經不見了,銅製鑲嵌在大理石板上的「光」字掉落一旁,研判是遭到閃電擊中,強大電流才會重創石碑。

台電決採原材料 修復原貌

由於「光被八表」石碑是前往能高越嶺古道登山遊客幾乎都會前往的地點,發現石碑遭大自然「毒手」相當心疼,以無法與完好的石碑合照為憾,也有遊客以見證大自然的力量看待石碑變化。台電多次派員勘查測量後決定原貌修復。

台電台中供電區營運處表示,由於當年石碑的設計書圖已經無法取得,只能從舊照片及實地測量結果做為修復工程參考依據,已展開規劃設計,至於石塊、大理石板則儘量採用原有材料,未來拼湊黏接後與原有外觀形體不致有太大差異。至於動工時間,希望配合林務局天池山莊今年整建時一併施工。

落雷 最常發生夏秋山區

台灣位處亞熱帶,氣候多變,每年落雷次數相當可觀,台電統計去年全島高達三萬七千五百餘次,台南縣六千一百三十九次居冠,其次高雄縣五千零二十三次,南投縣則以二千八百九十八次名列第五,一般來說,山區天氣不穩定,最常出現雷電,時間主要集中在夏天及秋天。

台電於民國七十九年起於全台設置雷電偵測系統,根據台電電力綜合研究所統計去年全台各縣市的落雷情形,高達三萬七千五百六十四次,前五名都是中南部縣市,依序是台南縣、高雄縣、嘉義縣、屏東縣、南投縣。

如從後面數過來,依序則是基隆市、新竹市、彰化縣、台南市、高雄市。

若以鄉鎮做比較,宜蘭縣大同鄉七百一十六次最多,落雷次數為零的地區則有台中市北區、彰化縣秀水、埔鹽及屏東縣枋山、車城、恆春、牡丹等地。

至於落雷最頻繁季節當屬夏、秋兩季,在山區或地勢平坦區域最容易有落雷情形產生,民眾得小心提防,以免發生雷擊意外。

「光被八表」為紀念台電東西輸電工程而設,為中央山脈最巨大的石碑(圖,資料照,記者佟振國攝)

光被八表–光明帶至八方地表

「光被八表」紀念碑為能高越嶺古道上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之一,最早是泰雅族原住民從南投縣仁愛鄉霧社、廬山遷移至東部花蓮縣秀林鄉銅門的道路與獵徑,日治時期為了開山理番加以拓寬。台灣光復後,台電沿著此路線加設輸電線路,由萬大發電廠至銅門,橫越險峻的中央山脈,為台灣第一條東西輸電線,目前一般稱為「舊東西線」。

為了紀念輸電工程,民國四十二年台電在中央山脈奇萊與能高之間的鞍部設立石碑,碑上東西兩面有蔣中正所題的「光被八表」與「利溥民生」,意思是這項輸電工程將光明帶至八方地表,深深造福大眾民生。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