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助弱勢家庭重建 伊甸長期服務身心障礙者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台北二十三日電)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長期服務弱勢身心障礙者及家庭,伊甸認為,幫助一個無法工作的身障者就業、幫助一位重殘者或老人獲得長期養護、幫助一名發展遲緩兒得到專業的照顧,就是幫助這些家庭的重建,相信身障者將以自己的能力、樂觀的笑臉,回饋社會。

伊甸以萬芳啟能中心的小麟 (化名)為例,家中排行老四的他,七歲那年無故染病,在遍訪各地名醫,耗盡家中所有積蓄後,他已四肢彎曲、無法言語。之後,父親中風,家中的經濟重擔由母親和兄姊扛下。

一直陪伴在他左右的姊姊,在小麟二十四歲那年開始帶著小麟重返學校唸書;姊姊常常鼓勵小麟,有一回,她語氣堅定的對小麟說,「我開始學英文,你開始學中文。」就這樣,小麟開始學寫字。

然而,小麟無法自行吃飯、盥洗,生活起居必須有家人照顧;小麟對未來,無法有期待和計畫。直到有一天,姊姊從報紙上看到有關伊甸基金會美藝班展覽的報導,姊姊到現場,看到同樣身心障礙的朋友們精采的畫作,她感動的哭了,因為,她彷彿看到小麟的未來。

如今,小麟在伊甸的萬芳啟能中心一待就是七年,他的畫作被各企業、機關選用,遍佈國內、外,甚至代表伊甸基金會赴美國華盛頓,參加二零零六年國際工作組織年會。

他用全身唯一可移動的二根腳趾現場作畫,讓與會的全球十九國代表驚訝不已,成功的將台灣社會福利經驗推上國際舞台。小麟無法言語,他藉著左腳與外界溝通;即使身體障礙,沒有讓小麟失去對生命的意志、對畫畫的熱情。

伊甸基金會表示,每年幫助九萬名身心障礙者,接受不同的服務協助;六千多名身心障礙者突破身體限制,有機會幫助家庭生計;五百多名重殘身障者,世界不再限於塌塌米大的床鋪。

另有八千五百位發展遲緩兒,透過特教老師、專業治療師、社工、醫生的幫助,每天進步多一些;有二千多位外籍配偶,透過社工、志工老師的支持,適應在台灣的生活;有三千多位獨居或需要長期照顧的老人,在專業輔導員及志工的鼓勵下,笑著面對人生下半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