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健康食品不健康 功效疑誇大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忠榮/台北報導〕民進黨立委黃淑英昨天表示,很多食品宣稱有療效、保健功能,但其實只有添加維他命C,就稱作健康食品,完全不管其他成分,如防腐劑有多少,「健康食品管理法」對健康食品的定義應更加嚴謹。

三軍總醫院主治醫師祝年豐表示,很多健康食品雖有部分療效,但整體來說食用過多反而有害,例如前陣子很流行號稱「血管清道夫」的納豆,食用太多可能導致尿酸過高,心臟還沒醫好,痛風就發作了,真正的健康食品應是自然、均衡營養的食品。

黃淑英與董氏基金會召開「健康食品健康嗎?」記者會。黃淑英表示,健康食品管理法所稱的健康食品,是指具有保健功效,並標示或廣告其具該功效之食品,但許多廠商都利用該法的寬鬆定義偷渡,造成很多食品成分及營養價值有疑慮的食品也可冠上「健康食品」名號。

含人工添加物 衛生署也背書

她說,如某項健康食品加上可補充人體缺乏的營養素,宣稱該食品具預防或改善與該營養素相關疾病的功效;有些飲料只要有維他命C,就可宣稱預防感冒,不論飲料是否內含咖啡因或糖。

董氏基金會義工陳淑麗說,標榜健康食品的產品都有健康食品標章,很多有人工添加物也可稱為健康食品,形同衛生署背書,她過去就很信任衛生署的標章,看到就會買。

衛署:無標章不得稱健康食品

〔記者胡清暉/台北報導〕衛生署食品衛生處處長鄭慧文表示,合格的健康食品目前約有八十八件,而「保健食品」不等於「健康食品」,未核有標章、字號的業者,不得宣稱為健康食品,否則可依健康食品管理法,處以六至三十萬元的罰款,民眾在選購時可得睜大眼睛。

鄭慧文強調,在衛生署核可的健康食品標章之中,有四件因業者為了調味,因而糖份、油脂過高,但安全性、有效性並沒有問題,衛生署已邀請專家學者、業者開會,未來將要求業者儘量少油、少糖、少鹽。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