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網路辭典再惹爭議?台教育部:收錄口語供研究

人氣: 1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韻台北二十四日電)繼「三隻小豬」收錄網路成語典附錄引發爭議後,有民眾向平面媒體投訴:台灣教育部國語辭典中的「烘培機」解釋為「首頁」音譯。教育部今天回應表示,「烘培機」一詞是外來語homepage音譯,過去受民眾、媒體廣泛使用,電子辭典因而收錄這項詞目。

蘋果日報今天報導,民眾發現教育部線上電子辭典中的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有一條目為「烘培機」,解釋為「首頁。為英語 homepage 的音譯」。報導提及,學者批評教育部一錯再錯,知錯不改,線上辭典已沒有公信力。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執行秘書陳雪玉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指出,電子辭典中對「烘培機」的解釋,的確是「首頁,為英語homepage的音譯」,但也註明「見『首頁』條」。而電子字典中「首頁」的解釋則是「全球資訊網站(www)引導使用者進入該站的第一畫面,或稱為「黃頁」、「烘培機」、「起始頁」、「網路首頁」。

陳雪玉強調,一般民眾所說烘烤麵包、糕點類是「烘焙(ㄅㄟˋ)」,而這項詞調採「烘培(ㄆㄟˊ)機」而非「烘焙機」,並無誤導民眾以為是「烘烤用的機器」之嫌。

至於為何收錄「烘培機」一詞?陳雪玉說,「烘培機」約在十多年前受到民眾、媒體廣泛使用,例如聯合報民國八十五年十一月十一日第十七版曾出現「烘培機」。

她說,教育部於民國八十七年收錄民眾常用口語,出版新詞語料彙編,收錄台灣報紙常出現的新詞彙,「烘培機」一詞也收錄其中。除了教育部之外,旗標出版社於民國九十三年出版的最新電腦字典第六版第四百七十六頁,也收錄「烘培雞」詞條。

陳雪玉強調,教育部電子辭典中,除了收錄現代常用口語,也收錄兩岸流行語,還有宋、元、明、清及民初口語,例如「落湯雞」被民眾廣泛使用、認知,但在過去,也曾是口語、俗語。

她強調,教育部提供完整語言史料,以協助語文教學與研究而收錄各種常見口語,媒體不宜將小事放大、偏頗報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