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每班學生有2-4人易被誤解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三十日電)班上有個坐不住、 不專心、丟三落四的學生,老師要注意,一項調查指出 ,台灣國中小學每班就有二到四個學生是這類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患者,醫界觀察到非都會區的老師較不了解這種病症,易把患者當成壞學生,孩子在誤會及挫折中成長,可能發生偏差違法行為。

台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高淑芬指出,今年針對三千六百位北部及南部中小學生的篩檢發現,約有百分之 七到八的學生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這與她在2005年針對一千名國一學生的調查結果(百分之七點五)近似,而且門診患者也有類似比例是因此疾病求診。

高淑芬說,北部、都會區的師長較為了解病症,有家長甚至會帶著二、三歲的小調皮請醫師診斷,但中南 部、花東地區,認知程度下降;整體而言,每班雖有二 到四人患有這種病症,但因為城鄉差距、師長認知不足、家長無法接受等因素,只有五分之一的病童會就醫。

今年小三的小P是個典型病例,他經常忘東忘西,不是便當忘了帶,就是作業忘了抄,明明很聰明,卻坐不住,功課也做不完,母親傷透腦筋,求診兒童精神科找出病因後,才知道不能怪孩子,醫界也不清楚疾病確切成因,推測與母親懷孕時菸酒、早產等因素有關。

高淑芬說,四歲以下幼童神經功能還在發展,調皮搗蛋行為很難認定是否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真正的診 斷要等到上小學,到了國中之後,外在的過動、不專注的行為會內化為不耐煩、做事常半途而廢、傻大姊性格,愈小的病童以行為療法為主,必要時使用藥物。

很多家長會擔心病童吃藥會傷身,高淑芬說,藥物治療二、三年即可,目前有兩大類,一類是中樞神經興 奮劑,短效劑型日服三次,長效劑早傍晚各一次,另一類是非中樞神經興奮劑,一天一次即可,兩種藥物都有效,副作用是剛使用一、二個月可能會影響胃口;另外,中樞神經興奮劑太晚服用,會影響孩子睡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