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知「足」常樂

文/台大醫院汪宜靜護理師 (台灣醫學院電子報)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6日訊】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走路是我們每天少不了的活動,雙手萬能,但是有些失去手部功能的人,用他們的腳也可以取代手執行吃飯、寫字等動作,所以雙腳對我們每個人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們常常只注意到臉漂不漂亮,手乾不乾淨,卻忽略了離我們的眼睛較遠的腳,等到失去它就後悔莫及了。

張婆婆有糖尿病,她因為走一小段路,便有小腿酸痛的情形,必須休息後才能再走,就很少運動。她覺得腳部冰冷,便買了一個電熱器來溫腳,可是婆婆不識字,將電熱器轉錯方向,轉到最熱,結果灼傷了腳跟,婆婆的腳因為感覺很差,不覺得痛;眼睛視力也不好,不知道受傷了。後來是她的小孫子發現婆婆的襪子底部有血跡,趕快告訴媽媽帶婆婆去看醫生。輾轉求醫後,醫師發現她腿部血管有阻塞的情形。請血管外科做了血管擴張術,傷口才慢慢改善,總算保住了一條腿,但也折騰了好幾個月。

當我們還年輕時,覺得自己能跑能跳,但是你的長輩,尤其是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人,如果控制不好,常常造成血管硬化阻塞,感覺變鈍,鞋子太緊也感覺不到,容易感染,有了傷口也不容易好,甚至造成截肢的命運。所以從年輕開始就要好好保養自己的腳,穿寬頭合腳的鞋子,避免腳部變形。對祖父母等長輩提醒他們注意腳部的保護和保養,如果他們視力不好,幫他們定期檢查腳的皮膚有沒有發紅、破皮等情形;幫他們剪趾甲;幫他們買雙健康好走的鞋子,都是孝順他們最好的方式。如果他們有足部皮膚乾裂,手腳末端麻木、疼痛,感覺變差。足部易水腫,甚至肌肉萎縮,足部變形;或是皮膚冰冷,走一小段距離小腿就會酸痛,足部毛髮稀少,趾甲增厚;香港腳、灰趾甲等情形,趕緊請他們去看醫生,千萬別等傷口潰爛化膿還自己隨便塗藥,可能會失去寶貴的雙腳。

每日如何寶貝你的腳?

足部照顧的「七是」與「七不」:

「七是」

1. 每天用鏡子檢查腳,特別是腳趾縫間。
2. 每天溫水洗腳,洗後要擦乾。
3. 洗澡後用乳液塗抹足部。
4. 穿透氣合腳的鞋。
5. 每天準備二雙以上的鞋子交替穿。
6. 請醫師檢查足部。
7. 每天檢查鞋子是否有缺陷、異物。

「七不」

1. 不可光著腳走路。
2. 不可抽煙。
3. 勿自己買成藥處理厚繭。
4. 不可未測水溫,就踏入浴缸。
5. 勿使用電熱毯或熱水袋取暖。
6. 不穿塑膠鞋。
7. 不自行處理雞眼。◇

視頻:見識一下這位女士的「腳」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