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华:北京“两会”花絮点评

林保华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4月2日讯】每年三月上旬到中旬,是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的“例会”,今年因为是“十七大”召开前的最后一个“两会”,所以比较引人注目,除了可能有“换届”,也是检视胡温十六大以来的“新政”在政府工作方面的成果。

表决机器仍然正常运转

今年最受注目的是《物权法》的通过。此法酝酿了十四年,因为要保障私有产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抵触,先逐步修改“社会主义宪法”,再制定法律。之所以拖这样久,根本问题在于中共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也就是挂马列毛共产招牌,却要走资本主义道路,怎么解决这个“技术问题”,自然颇费周章。即使去年本来要在人大会议上通过,也因为反对声音太大而拖到今年。

会议期间,反对《物权法》的人士还开大会。然而因为党已经事先关照媒体不得报道杂音,特别是全国人大这个表决机器还管用,所以最后投票表决时,以百分之九十七的高票率通过。这些代表是一党专政下的特权阶层的代表,这个《物权法》最终是保障他们利用权势搜刮到而成为自己私产的利益,他们会与自己过不去投反对票吗?该期出版的《财经》杂志,因为必须抽掉有关《物权法》与“鲁能”的两篇文章而不能依期出版。有关《物权法》的文章大概违背了中央精神,至于“鲁能”,则是权贵子弟以几十亿买下六百几十亿的鲁能,是将国有资产变为私有、化公为私的范例,在私有以后,自然也受到《物权法》的保护。

对汉奸言论判监成为笑料

“两会”的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其实不是参政而是“议政”而已,虽然上级会关照一些禁区不得讨论,然而还有不少空间可以任他们“自由发挥”,最典型的就是身兼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的全国政协委员喻权域表示,国内报章现在汉奸言论充斥,他将提案要求拟订“汉奸言论惩治法”,对为历史上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行为辩护的汉奸言论,处以最高二十年徒刑。

去年因为刊登“汉奸言论”的“冰点事件”当事人、《中国青年报》的“冰点”主编李大同指喻的提案是“一派胡言”。不知道这个“胡”是胡来的“胡”,还是胡锦涛的“胡”?广州的《南方都市报》更专访“冰点”刊登他的文章而惹祸的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他说:“三月六日上午,有记者打电话给我,说有一个政协委员要提议制定一个‘惩罚汉奸言论法’的法律,因为有人发表了很多叛逆言论,为鸦片战争、八国联军翻案。我边听边觉得好玩,电话交谈中我从头笑到尾。”

按照喻权域的标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是该判刑的汉奸。毛泽东二十年代赞成蒙古独立,三十年代赞成台湾独立,六十年代割让领土给缅甸;八十年代邓小平赞成钓鱼岛主权未定留到下一代解决;江泽民、胡锦涛则确认不平等条约中被俄国侵占的领土,江泽民还把白头山的中国领土给了北朝鲜。他们这些是汉奸行动而不是言论,是否该枪毙和鞭尸?

腐败不再被关心?

前几年,腐败一直成为“两会”的话题,但是这两年已经淡化。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老生常谈,人们疲掉了;二是腐败的人越来越多,甚至“两会”的不少代表、委员都腐败了,还谈什么?连一些被认为有良心的经济学家也被人们要求公布收入来源。当然这只是打空炮,有种的就去追查江泽民的儿子、李鹏的子女、胡锦涛的女婿、温家宝的儿子与老婆!

前政治局委员兼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还在“两会”的名单内。政治局常委黄菊抱病从上海赶到会场亮相,显示自己的健康,更重要则是“清白”,说明即使胡温要挖上海的腐败根子,也因为利益上的息息相关而必须妥协。

御用机构早已经在制造“主旋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去年年底发表的《二○○七年社会蓝皮书》里就指出,“看病难、看病贵”首次成为中国最大的社会问题。今年一月底,中纪委调查显示:在群众认为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比较突出的部门中,医院排第一,占63.43%;在当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中,“看病贵”排第一,占69.09%。医院没有钱不看病固然可恶,但是把他们排在“首犯”,不是为那些贪官污吏解脱吗?难道将来中纪委的“双规”主要目标是医院的院长、医生和护士及其他医疗工作人员?造成这种“金钱人道主义”的罪魁祸首,难道不是领导一切的共产党吗?

人民币改为华元的荒谬

有一位政协委员建议人民币改名为“华元”。理由是“主体概念”不明确,缺乏特征;不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人民币国际认可度与知名度仍然不高等等。这简直是胡说八道。

温家宝在记者会给了最好的回答,他说:“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政府工作人员除了当好人民的公仆以外,没有任何权力。”这样多的“人民”,怎么可以少一个人民最关心的“币”?

人民就是中国最大的主体,最大的特征,岂止人民币,还有人民政府、人民银行、人民铁路、人民警察等等,难道因此全要改为“华府”、“华银”、“华警”?至于知名度,又怎么会不高呢?美国三天两头要人民币升值,成为世界性新闻,为此中国股票大升,北京伤风,全世界打喷嚏。可见这位政协委员不看书、不看报、不炒股票,到北京开会就乱讲话。

即使人民币称呼不妥,也不必践踏。有政协委员竟然说,人民币是全世界最脏的货币,因为中国一张钞票有多达十八万种细菌。是不是因为“灰色经济”与“黑钱”太多了?

李肇星“肉麻当有趣”

李肇星在担任驻美大使时,因为好勇斗狠而又言语粗暴,被华府的政治人物称为“红卫兵大使”。他担任外交部长后,写一些口号式的诗歌而被拍马屁为“诗人部长”。也因为沉溺在政治口号中而改不了好斗本性,特别是谈到台湾问题时,更是粗暴与自大狂,非常使台湾人反感。

这次李肇星的记者会,有台湾记者提问时先恭维他在台湾“知名度很高”,他竟自作多情认为“那么多人喜欢我”;因为天冷,他给提问的台湾记者揉脸颊,引发记者们惊呼,党报评论为“慈祥”,台湾则说他“肉麻当有趣”。不论怎样,即将退休的李肇星正努力做最后的表演。

温家宝卖弄文才

按照惯例,大会结束前是总理温家宝的记者招待会。此时温家宝也成了“强弩之末”,也许他从来没有强过。加上境外媒体提敏感问题,例如西藏问题、台湾问题、中日关系等等,他要花很多时间“演练”,所以媒体形容他此时已是憔悴、伤神、疲惫等等。

然而号称“平民总理”的温家宝,还是要在每次开记者会时摒弃“平民”身份而扮演“文人雅士”,不用平实语言而卖弄古文,引经据典。且不说这会使只读《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的胡锦涛感到很不是味道,而且那些硬套进去的诗词是否合适也是问题。

一位台湾记者最欣赏的是温家宝在讲述两岸关系时所引用的刘禹锡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台湾记者不知道,这是六十年代中共每次批判“苏修”所必须使用的字眼,已经用到烂了。现在苏修灭亡,中共拿来对付台湾了。但是真正谈到台湾问题,也只有外国记者敢问中共学习台湾民主的问题,温家宝答都不敢答,因为民主是中共的要害问题。台湾记者为了怕得罪中共,甚至希望因为总理大人的点名而成名,哪里敢提出令温家宝难以回答的敏感问题?

温家宝在谈到中日关系时还引述管子的话:“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既然知道要“除怨”,那么首先应该解决自己国家长年累月积存的怨气,不但是贫富分化的怨气,还有六四的怨气,在今年反右五十周年时,当年“右派”和他们的子女因为五十年来的怨气而要求的赔偿……。既然要“修近”,就先解决自己国民的问题吧,那不是“一衣带水”,而是在自己的衣兜里呢。根据“毛伟大”的教导,不能对别人马列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呀。

香港谁出任全国人大常委?

“两会”明年要换届了。香港的政协副主席有两个,董建华升任不久,会做到“老”;霍英东不久前去世,谁来顶替会引发竞争。最好玩的应该是人大常委的职务。当年是金利来主席曾宪梓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吴康民之间的竞争。这次据说是香港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有意竞逐这个位置在大会结束前香港区人大最后一次小组会议,曾宪梓发表了超过半小时的“离别宣言”,讲到自己年纪大可能会退下,更激动得当众落泪。曾宪梓从十七岁讲起,说读中学靠国家给钱,以后离乡别井来港,站在罗湖桥时他就暗里发誓,要来香港赚钱报答祖国,报答共产党。他在香港每天工作二十小时,生活俭朴,“赚到少少钱,就毫无疑问地捐给国家”。后来因过度劳碌搞坏了身体,患上肾衰竭。他还谦虚的表示,自己的人大常委工作做得不够,学识水平又低,不太懂得讲话,样子又好像很凶,“但其实我根本不是这样的人”。

不知道这番“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爱国表白会不会打动共产党的心,让他去转任政协副主席?

转自《争鸣》2007年4月号(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林保华:西藏之自由与未来发展
凌锋:印尼应尊重人权 爱护贾甲
评论家林保华指物权法使贪官财产合法化
中共统一内外资所得税 外资投资风险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