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六百多年前金門城古城牆 金管處將斥資重建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倪國炎金門十一日電)金門西半島的「金門城」,為明代和清初金門最高行政中心,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計規劃復建古城牆修,獲得聚落民眾的支持,今年將先斥資新台幣五百萬元推動,期能重建六百多年前古城的風采,為發展觀光加分。

金管處今天表示,金門城,昔稱「金門守禦千戶所城」,係明太祖朱元璋為防倭寇需要,令江夏侯周德興於洪武二十年(西元1387年)建造的軍事城堡,是衛所制度的一環,明初被譽為「固若金湯,雄鎮海門」的地理形勢,即金門得名由來。

根據國立金門技術學院副教授江柏煒研究,金門城門城的城牆規模,比同屬永寧衛的惠安崇武城略小,城周六百三十丈(約二千零一十六公尺)、城牆寬度一丈(約三點二公尺)、城濠深丈餘、城牆高度起初為一丈七尺(約五點四公尺),後來增修為二丈五(約八公尺),以面積來看達二十五公頃。

金門城的沒落,因明鄭與清廷的對抗,清軍兩度入金,再加上清總兵陳龍於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遷治後浦(今金城鎮市區),遂使金門城失去了軍政經中心的地位,退化成一般的聚落,1949年國共戰爭,國軍將金門城牆石材移作工事,城門及城牆遂墟,僅存夯土及部分基礎砌石遺址。

金管處說,1952年金門酒廠的前身「九龍江酒廠」,被選定在金門城南門外「寶月古泉」建廠,隨著金門高粱酒名揚四海,金門城又成為島上著名的產業重鎮與觀光勝地,因此,地方上經常有重建古城牆的聲音。

金管處表示,日前與金城鎮公所、金門城社區發展協會等協調重建古城牆事宜,經由江柏煒說明計畫和施工方法,獲得社區民眾的肯定與支持。

金管處處長黃文卿指出,金門城古城牆復建工程,將從東門做起,全長二百七十五公尺,今年度將先動支五百萬元,修復範圍從二級古蹟「文台寶塔」做起,工程長度約四十八公尺,再逐年推動,恢復城牆舊規模。

她表示,金門城為金門國家公園保育的傳統聚落,島上聚居最多姓氏的聚落,宮廟數量及奉祀神只最具特色的地方,曾經是南明魯王晚年寄居的城堡,現在保存了明代的寶塔及台澎金馬第一古街,當代名聞遐邇金門高梁酒的發源地,期盼重建古城牆計畫,能重建六百多年前古城的風采,為地方發展觀光加分。

評論